医学人文|寻找乐趣、释放生命活力的“抗癌小勇士”——观电影《816》有感

发布时间:2024-10-28 14:44  浏览量:2

最近,一个人安安静静去看了这部中国台湾电影《816》。这是一部温情满满的作品,它讲述了六个患癌儿童在抗癌过程中面对病痛的坚强与乐观,以及来自家人、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无私关爱。

影片通过这六位小患者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在抗癌道路上经历的苦痛、挣扎与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迥异,但都共同面临着与癌症的斗争。影片以真实感人的情感细腻描绘了他们在医院中的生活,彼此之间的友谊以及和家人、医护人员之间的温暖互动。

电影并没有一味地去渲染病痛的苦难,反而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如何在逆境中坚守希望。影片中的主角们并不是“被疾病击倒”的弱者,而是一个个在与病魔搏斗中不断寻找乐趣、释放生命活力的小勇士。他们或许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操场上奔跑玩耍,但他们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展现出对世界的探索与热爱。这种对于生命的热情,传达了积极面对困境、勇敢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电影最后的结局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并非每个孩子都战胜了病魔,但他们都在拼搏的过程中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与价值。他们的故事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病痛与泪水,而是他们用纯真的心灵展示了如何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常常在工作中见证类似的抗癌故事。这些真实的患者故事与电影中的孩子们一样,有痛苦与挣扎,但在与我们医护人员以及家人携手抗争癌魔的路上,不乏乐观与顽强,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带给我温暖与感动。

28岁的李玉(化名)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已发展到晚期。接到这个消息时,她的世界仿佛崩塌了,情绪几乎陷入崩溃。作为她的主治医生,我深知治疗过程漫长而艰辛,此刻除了治疗,她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我没有太多地安慰她,因为语言上的安慰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科室举办的乳腺癌病友会上,我特意邀请了那些经过治疗,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重生”的病友分享自己的抗癌故事,她们历经生死后的笑颜就像冬日暖阳照亮了李玉的心。

李玉开始了漫长的化疗之路。期间,她一度想放弃治疗,我和责任护士小何以及她的爱人,一起为她加油,夸赞她剪短后的发型很有个性,鼓励她一口一口吞下食物......陪伴她度过了最难熬的这段时光。

50岁的张大哥(化名)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他一度不愿接受治疗,认为自己没有治愈的希望,甚至对家人表达了放弃的想法。作为他的医生,我花了很长时间与他沟通,帮助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我告诉他:“即便生命有限,我们也要尽力去充实每一天。你的家人、朋友都在关心你、需要你,治疗路上你并不孤单,大家都会陪着你为你鼓劲加油!”

渐渐地,他开始改变对生命的态度。在病床上,他与家人重新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开始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科室里的一位年轻医生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还特意在病房里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音乐会。他弹着吉他,唱着温暖的歌曲,那一刻,病房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仿佛病痛都被暂时遗忘。这样的场景,正是医学人文精神在现实中的生动体现。医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实践,更是人文关怀的传递,是对患者尊严与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816》这部电影通过孩子们抗癌的故事,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温暖,它不仅让观众看到患癌儿童的痛苦与挣扎,也传递了强大的希望与爱。在现实中,肿瘤科的工作亦是如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挑战,心理上的关怀与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无论是电影中的孩子们,还是现实中的患者,他们都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更要用心去理解患者,给予他们温暖与希望,彰显医学的人文精神。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种精神,是我在肿瘤科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的强大武器。

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博士 黎培

通讯员 朱文青

标签: 816 医学 抗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