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再次落榜,父亲一席话让我双泪长流,堂姐回家塞给我一个信封
发布时间:2024-11-07 08:46 浏览量:2
口述/刘小辉 整理/心向阳光
我叫刘小辉,1976年出生。我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村民以种植水稻为生。
我的父亲读过几年书,有点文化,原本他是有工作的,后来在三年困难时期,家里老人、妇女、儿童,口粮特别低,饿得不行,父亲就被爷爷提溜回来种田了。
我还有一个姑姑,一个叔叔,姑姑嫁到外省去了,很少回来,跟家里联系也少,一年也没几封信。
叔叔当时在读共大,他年纪小。父亲当时和母亲已经结婚,大姐已经出生,爷爷肯定是让父亲回家顶门立户的。
叔叔共大毕业后,分配在了外县工作,几年后和婶婶结婚了。
婶婶从小就和叔叔订了娃娃亲,他们结婚后,婶婶就和我父母一样,住在爷爷买的旧房子里。
婶婶生下大堂姐后,我们还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婶婶,大堂姐,父亲和母亲,大姐,大哥,二哥,二姐,一大家子人在一口锅里吃饭。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直到二堂姐出生前,我们家和婶婶家才分家,爷爷奶奶跟着叔叔婶婶过。
因为没有房子,分家后,我们两家还是住在一个屋子里,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做饭。
我们六姊妹和两位堂姐一共八个孩子,从小就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就像一个爹妈生的。
叔叔和婶婶没有儿子,就只有两个女儿,当时爷爷奶奶曾经想过,把我过继给叔叔婶婶做儿子。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办成。
尽管如此,叔叔婶婶还是把我当儿子一样看待,两个堂姐也把我当弟弟一样对待。
听父亲说,我出生的那一天,村里刚好通上了电灯,结束了长期以来点煤油灯的历史。那天晚上,灯火通明,村民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父亲说我是光明使者,给全村带来了光明,让村里熠熠生辉,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父亲给我取名小辉。
我是父母亲的老儿子,我出生时父亲已经42岁,母亲40岁。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
那个年代的妇女,整个生育期都在生孩子,有的人48岁还在生。如果不是计划生育,估计母亲还得给我生弟弟妹妹。
好在我出生后没多久,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开始了,大队妇女主任动员母亲去做了节育手术。
因为孩子多,加上父母一共八口人吃饭,家里非常困难,每年都是队里的欠账户。
尽管如此,父亲仍然让我们兄弟姐妹全部上学读书,好在那个时候读书学费也不贵。
大姐74年高中毕业以后回乡务农。虽然后来大姐也参加过高 考,但因为读书的时候没学到什么东西,基础比较差,考了一次就不再去考了。
大哥也考上了高中,上完高一准备升高二的时候,他突然不想读书了,任凭父亲怎么劝也不愿意去学校了。
父亲只好对他说:你以后不后悔就行。
二哥读到了高中毕业,第 一年高 考落榜了,复读了一年,第 二年考取了一个中专。
二姐,三姐她俩小学毕业没考起初中,自然淘汰,回家种田。她们要是考上了,父母亲也会供的。
我初中毕业考起了县城的高中,三年高中读完,我高 考落榜。
像二哥一样,父亲答应供我复读一年。复读的这一年,尽管我拼尽全力,废寝忘食,可高 考过后,我仍然以8分之差落榜。
望着父亲苍老的容颜,母亲佝偻的背,我没有勇气向父亲提出再复读一年的要求。
但我心里不甘心呀,我读了十几年的书,就差这一点点,难道就这样放弃吗?
我也知道,在农村的大哥结婚,又是盖房,又是聘礼,掏光了父母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外债。
刚把外债还清,二哥又要结婚,父母只给了500块钱, 其他的什么也没给,就连床上的被子也没给。
不是父母不想给,实在是山穷水尽,拿不出呀。
我高 考二次落榜后,父亲对我说:他和母亲年纪都大了,没有能力再供我复读了,虽然他知道我想复读,但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父亲还说,二哥也是复读了一年,他没有厚此薄彼,他对我和二哥是一视同仁的。
我知道父亲的艰难和无奈,我理解他,一个60多岁的老人,既使有心也无力了。
理解归理解,但我心里还是很难受啊,眼看着马上要开学了,我的情绪越来越低落。
那天,父亲让我帮忙打禾,我们是用电动打禾机打的,打着打着,想到我一辈子可能就要在农村干这样的活,心中一阵难受袭来,不知不觉,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恰巧这个时候,在县城工作的大堂姐回来看婶婶,看我流眼泪,就问我怎么了?
我没有回答,我不想父亲为难,就低着头继续和父亲一起打禾。
婶婶告诉大堂姐,说我想再去复读一年,父亲不同意,说他年纪大了,供不起了。我心里难过,才流眼泪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堂姐劝我父亲,让我继续再去复读一年,没有钱,她来拿。
大堂姐问我复读要多少钱,我告诉她,复读是按照成绩的高低,阶梯收费的,因为我差的分数不多,复读只要交300多块钱就可以了。
大堂姐临走的时候塞给我一个信封,叮嘱我,赶紧去报名复读,剩下的钱就当生活费。她说我就差这几分,不复读太可惜。
说完,大堂姐就跨上自行车,骑着车回县城去。
我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有500块钱,望着大堂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拿着大堂姐给的钱,去学校报名复读,我终于再一次坐进了教室,心里对大堂姐无限感激。
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复读机会。我知道大堂姐那个时候单位也在走下坡路,效益不好,工资都发不全。
那时,她的全工资也才每月不到200块钱,有时单位上还只能发70%的工资。
其实,那时候她们单位已经到了破产改制的边缘,她也每天在忧心今后的出路。
但她没有把自己的困难处境告诉我们,她向亲姐姐一样支持我继续读书。
也许是因为大堂姐她自己就是靠读书,考上中专,分了工作,改变了命运。所以她坚信,读书是农村孩子最 好的出路。
上完一个学期的课后,放寒假了。
我知道虽然一年的复读费交齐了,但下学期的生活费没有着落。而且以后即使考上了,学费也还是个问题。
我决定出去打工,赚起下学期的生活费。我知道在学校也是复习,我可以一边打工一边复习。
我计划第 二个学期先在外面打两个月的工,然后再回来复习两个月。
春节刚过,我就跟着村里的人来到广州打工,我白天在流水线上工作,晚上抓紧时间在工厂提供的宿舍里坚持复习。
宿舍里太嘈杂,我就用棉花把两个耳朵堵住,专心复习我的功课。
工友们打牌,出去看电影,吃饭,玩乐等等,我一概不参加。我利用他们不在宿舍的时间,用功学习。
高考前的两个月,我辞掉了工作,回到了教室。
1995年高 考季,我第三次走进了考场。这一次,我终于考取了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由于我当时读的是生化专业,属非师范专业,毕业后我来到广州,进了一家外资企业。
我在这家企业,从基层干起,干到现在中层,收入比一般打工的要强一些。
现在的我已经在广州落户,买房买车,结婚成家,生儿育女。虽然没有很大的成就,但我觉得,我还是优于大多数人。
我能有今天,得益于当初大堂姐她拉了我一把,我永远也忘不了她对我的好。
每年回家看望高龄的父母,我都会买些礼品到大堂姐家去坐一坐,和她聊聊天,说说这些年来各自的工作生活。
说起当年,大堂姐拿钱助我去复读一事,我仍然充满感激。可以说,没有大堂姐当年的帮助,可能我如今就像我大哥一样,是个种田的农民,到处打零工。
可大堂姐总是让我不要再提当年那件小事。
她说:你虽然和我不是同胞姐弟,但我们是一个爷爷奶奶传下来的,我们之间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堂弟,和亲兄弟有什么区别?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想读书而不能去读书吗?我有这个能力,能忍心不帮助你吗?
是啊,我们虽然是堂兄妹,但我们之间的手足情不比亲兄妹少,我们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我们是一个爷爷奶奶的传人,是仅次于亲兄妹之间的最亲的姐弟关系。
大堂姐,感谢你!你就是我的亲姐,我们就是亲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