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调研行丨一所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18 09:28  浏览量:1

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闫家沟行政村的下寺湾中心小学,是一所半封闭式学校,距县城37公里。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73人,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逐年上升,导致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

“不少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但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有限,觉得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好了,遇到问题对孩子动辄打骂、指责,顾及不到他们心理层面的需求,时间一长,孩子变得沉默寡言。”甘泉县下寺湾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白微说。

近年来,下寺湾中心小学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为目的,从课程开设、教师素养提升、家庭教育等方面着手,开展全方位、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起,学校坚持每两周每个班级开展心理健康课,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其中增强团队凝聚力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类、增强自我认知类、舒缓情绪压力类等类型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为了更及时、快速地发现问题,该校每班都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负责随时观察班级的学生情况,将本班异常情况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形成联络机制,以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帮助,通过师生协同努力,实现组合多元化管理。

对下寺湾中心小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教学新技能略显薄弱,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状况不容乐观。为此,学校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班级管理的方法,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同时,每学期对全校教师进行2-4次心理健康培训,科普心理健康常识及自身健康维护的技能技巧,预防教师的心理问题,缓解教师的压力。“每次培训回来都会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我的心理咨询技术、授课能力都在迅速的成长。平时压力大时,我喜欢去乡间小路散心,呼吸农田的新鲜空气,挖些地里的野菜,做些野菜美食。”白微说。

为学生打造出更美好的健康生态,还需家校社共同携手,对此,下寺湾中心小学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助力家庭教育。“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知还不够,文化水平也有限,但有些理论知识必须用专业的名词才能呈现出来,因此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家长理解,这点很考验心理健康教师。”白微说,基于此,下寺湾中心小学建立了教育成长群,邀请了热爱心理知识的人士,经常分享一些教育的知识,时不时开展一些家庭教育线上讲座,通过鲜活的案例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长的参与度很高。“家长有了更多教育知识,就能避免孩子的很多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知道怎样引导和教育孩子。”

“我咨询中有这样一位孩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缺少关爱,特别渴望父母的陪伴,我带他摆沙盘、对他多次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他解开了心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许多。”白微告诉记者,像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求助心理咨询的意识还不够。“我们召开了多次会议,澄清求助心理咨询并非一件无能或者不光彩的事,没有困惑也能求助,课堂中学校也要求教师们不断的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转变学生的理念。”下寺湾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雷思佳;编辑:思妍;审核:万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