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成立了“儿童议事会”
发布时间:2024-09-02 23:30 浏览量:11
从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成立至今四十多年来,石浦镇中心小学一直在家校社共育方面不断探索,家校合作的模式也不断迭代升级。
儿童议事会自主创建流程“本校是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诞生地,一直致力于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们在重新审视时却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日前,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副书记、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邵琼在总结该校从1983年创办家长学校以来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经验教训时介绍道,“我们进行了重构研究,搭建儿童参与平台,融合多方资源,力求使儿童获得真正的成长。”于是,“儿童议事会”应运而生。
立足儿童视角,将话筒递给孩子
“为凸显‘儿童本位’,倾听儿童想法,积极为儿童创造跨越时间与空间、打破边界、连接社会的平台,我们创设了儿童发声平台——儿童议事会,这是完全属于儿童自己的组织。”邵琼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强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在此背景下,石浦镇中心小学“儿童议事会”的成立,为儿童提供了参与学校和社会管理的机会,为儿童成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2014年,学校引进乡贤、社区代表、人大代表等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成立了“教育议事会”,为学校“议大事、谋实事”,议行合一,开启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新篇章。
在此基础上,学校更是将话筒递给孩子,成立了“儿童议事会”,探索“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学校治理机制。儿童议事会成立后,学生们在校内为课间文明、课业负担、食堂管理等积极发声,校外参与社区微治理,成为一支活跃在校内外的受欢迎的队伍。
凸显儿童本位,孩子自主管理平台
“儿童议事会”是儿童自己的组织,一切都由儿童自己作主,是一个孩子们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平台。
当“儿童议事会会徽征集令”发出后,许多孩子拿起画笔用心设计。在一群小小设计师的巧思妙想下,为儿童发声、让儿童参与变成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孩子们将对儿童议事会的理解融入设计,抒发心中对儿童友好的认知。
当“儿童议事会议事员招募令”发出后,孩子们反应热烈、响应积极,仅三天时间,就有130名同学参与报名。经过半个多月的酝酿,通过自主申报、面试竞选、发表议题等环节,最终产生了17位儿童议事员。
“我要竞选议事会会长一职。因为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还不错,可以在这个团队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如果我当上了副会长一职,我将用热心为同学服务,将用真心为同学们发声,用创新开展工作……”
当“儿童议事会管理人员竞选令”发出后,孩子们围坐一起,积极演讲、自我推荐,公平投票,最后产生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405班的张楚逸当选为首届儿童议事会会长,他也是第一时间报名“儿童议事会”的学生之一。“希望通过这个组织,能让老师们了解学生的心声和需求。”他说。
此外,议事会成员们还共同商定了“议事公约”,包括尊重倾听、沟通合作、积极投入等,并约定每月确定一个议事主题,用规则来保障后续议事活动的顺利展开
儿童自主发声,用行动唤醒家长
“今天,我代表同学们向各位家长发声:我们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我们也需要被看见、被肯定、被夸奖。”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放下你们的焦虑,相信我们有着无限的潜力。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
……
每当放学时分,在石浦镇中心小学校门口,“石小少年说”活动都会准时上演。
“石小少年说”通过演讲袒露心声孩子们通过演讲的方式大胆向家长袒露心声,倾诉成长的烦恼与真实想法。这一活动由儿童议事会发起,针对高段同学“时常与父母发生矛盾,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开展“向父母诉说心声”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尊重孩子、降低期待、拒绝比较、放下手机、亲近自然等15个方面的心声最为强烈。于是儿童议事会精选15名同学作为代表,以独特的方式向父母倾诉,让家长们能够听到孩子的心声。
家长们纷纷驻足,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还不时拿出手机进行记录。
“这些孩子讲得非常好,对我触动极大。今后,我必须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时常听听孩子的想法。”孩子们的演讲引发了家长的深思。
依托“儿童议事会”,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如“家庭教育情景剧展演”活动,通过编写剧本、分工排练、社区展演,用真实感人的家庭故事触动家长内心,引发深思。此外,“关爱生命‘救’在身边”项目、“美丽大海益起守护”行动等,都是孩子们自主发现需求、自主解决问题的生动实践。
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公民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家长们也在参与活动中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教育理念悄然发生变化。
儿童议事会“同爱·童行”服务活动现场构建儿童生长圈,带动家校社新风气
“儿童议事会”不仅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更是推动校家社三方深度融合、共同成长的桥梁,带来了校家社共育的新风气。
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发现者、参与者、行动者。他们不仅在校内就学习负担、校园环境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还勇敢地走出校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
“点亮小镇城市书房”服务项目,就是儿童议事员王子秋发现问题后发起的。孩子们通过实地考察、现场采访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城市书房”门可罗雀的原因。然后自定计划,自制海报,招聘图书志愿服务者,策划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吸引了更多小镇人了解和走进“城市书房”通过“点亮小镇城市书房”等实践项目,孩子们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团队合作、责任担当和社会服务,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儿童议事会”也深刻影响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从“童心童言话陪伴”微课程到家庭情景剧的生动演绎,孩子们用纯真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唤醒了家长内心深处对陪伴的渴望与重视。家长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在亲子关系中找到了更加和谐、平等的相处之道。
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则为“儿童议事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双方共同挖掘和利用周边的社会育人资源,构建了一个开放、包容、支持的儿童“生长圈”在这个圈子里,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勇敢尝试,而校家社三方则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议事委员给课间管理员授牌从“家长学校”到“儿童议事会”,石浦镇中心小学的教育创新走过了40余年历程,家校合作的模式也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新舞台’的搭建,为孩子们尽情展示自我提供了新天地。”邵琼表示,“儿童议事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促进家校社三方在共融共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链接: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诞生记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地处浙东沿海地区,上世纪80年代,当地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业、品行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仅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如何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教水平,成为当时重要的议题。于是,时任石浦镇中心小学校长余明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家长学校。
1983年2月,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走该校正式创立。学校拟定了《家长学校章程》,自编了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一年级新生家长与子女同步入学,学制一年;同时定期把一些家长召集起来,给他们灌输“孩子要认真对待、好好教育”的理念。
以家长学校为培训基地,以家长委员会为组织保证,以评选“好家长”为激励机制,当地逐渐形成了重视家庭教育、争当好家长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家长学校不但为校家社协同育人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且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受此鼓舞,1990年,象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县级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机构——象山县家庭教育研究所。石浦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的经验也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先后在这里召开了两次全国家庭教育会议。
来源 | 《时代信报·新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