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托育驿站】第26期:“小北课堂”小“支点” 撬动社区服务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4-10-14 18:39  浏览量:10

家长周末上班忙于工作,难以分散注意力关注孩子;年迈的爷爷奶奶也很难在平日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给予小朋友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人声鼎沸的社区中,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社区能做些什么来更好地为辖区的孩子们提供关爱和服务呢?面对辖区内留守、家庭困难等困境儿童周末、节假日无人照看的问题,北街社区党委开设“小北课堂”红色托育驿站子阵地,着眼于留守儿童教育端口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小城镇文化、乡音,开展技能教育线、理论辅导线、兴趣体验线、素质拓展线四大课程体系,打造基于“知识育人,文化传承,技能培育”的大教育观的视角下的社区学校,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和内化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拓展课外学习

挖掘兴趣培养

采用“教育服务+公益托管”一体化模式,邀请“五老”、“双报到”单位志愿者和各界有专业特长的爱心人士,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无偿为辖区儿童提供读写、象棋、绘画、舞蹈、安全教育、课后辅导、文娱活动、心理疏导等助学服务,引导小朋友观察、想象、思考。至目前,已经开展“文明交通,安全“童”行”、“小手之下,乐在棋中”、“创意绘画,涂个开心”、“探索音乐的旋律”课后辅导、“腹有诗书气自华”少年儿童阅读活动、国学经典《孝经》授讲、“童讲普通话 盛开文明花”经典诵读等14期,“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1期,参与学生达到400多人次,解决了家长对孩子们周末、假期托管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丰富多彩的学习旅程,促进了少年儿童自我成长和健康发展。

引导有益娱乐

减轻网络依赖

“小北课堂”的志愿者们秉承简单易学、通俗易懂的原则,通过精心准备,设计出了各具特色、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课程,将音乐的趣味、古诗词中的唯美画面、手工制作的巧思、急救知识的具象化、书法写作精萃等通通呈现给孩子们,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了辖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并以课后阅读分享、爱心辅导、娱乐休闲等方式,解答孩子们的课业难题,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动环节的小游戏和手工制作,更让孩子们在休息时间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减轻少年儿童对手机、电脑的过度依赖。

“小北课堂”为提升家庭成员间沟通质量,帮助家长和孩子学会更加尊重、理解和包容彼此,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通过“让沟通拉近亲子距离”主题讲座、家长孩子互动课堂等,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例,循序渐进、引人思考的教学方式、互动方式,教会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具备倾听的能力,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不是急于给出自己的判断和建议,引导孩子和家长分享日常如何避免与爱人、孩子沟通中产生的冲突,让家长树立良好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家教方法,帮助和引导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桥梁”。

课堂共享,四季暖巷。社区课堂是实施儿童教育托管的重要阵地,“小北课堂”将深化特色品牌内涵,持续开展有针对性、有质量的社区少儿课堂特色活动,根据家长孩子的不同反馈,竭力为“小树苗”打造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安全性于一体的社区学校,营造社区少儿学习氛围,让书香萦绕儿童身边,一步步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