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追根溯源,其实是个“脾病”!

发布时间:2024-07-04 01:55  浏览量:25

抽动症追根溯源,其实是个脾病,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看到的不是表面问题,而是追根溯源找到病灶所在

中醫把脾胃称为中土,也就是说脾胃是孕育我们的土地,只有土地肥沃了,强健了,生长出来的花草才能繁茂。

那好端端的脾为什么坏了呢? 中医讲:小儿脾常不足。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消化能力较弱,容易造成脾胃负担过重,长此以往,导致脾胃受损

如此一来,脾失健运,身体里的废水就没有办法及时运输至体外了

水湿长时间积聚就会变成痰湿,而痰久积又会化热,热气将剩余的痰湿慢慢蒸腾在体内,时间久了就容易在全身经脉流通,从而导致抽动症状的发生。

之前接诊过一个孩子,我印象非常深刻,9岁半的小男孩体重将近100斤,主要症状是挤眼、耸肩、清嗓子

通过问诊了解到,家里人宠溺孩子,炸鸡、零食、饮料不断。

刻诊:舌质淡,苔白厚,舌体胖大。

辩证:脾虚痰浊,湿热内蕴。

方法:健脾化痰,清热利湿

嘱托父母控制孩子饮食,油炸、肥腻等高热量食物少吃,不喝饮料、不吃甜食,少吃零食

开方回去服用,半个月后孩子挤眼、耸肩情况减轻,父母严格控制孩子饮食,加强运动。一个月后,孩子只有偶尔清嗓子,体重减轻3斤。

调方继续巩固半个月,孩子抽动情况消失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无力运化,不能濡养肝脏,故而出现一系列挤眉弄眼、摇头耸肩、皱鼻子、噘嘴、鼓肚子、踢腿等症状。

中醫是通过调整孩子的状态,孩子体内环境恢复正常,抽动症也就消失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