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副教授:不同生源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比较与培养策略探索

发布时间:2024-11-19 16:02  浏览量:6

王燕,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教育系。先后于南京师范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于中央民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曾赴北京师范大学访学一年,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民族学前教育。曾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8项省市级课题,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主持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一门;教学与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并全程参与多个省级专业建设项目。

11月16日,金职大讲堂第151讲开讲,课程邀请到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王燕副教授作《不同生源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比较与培养策略探索》主题授课。

课上,王燕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类型的变化与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并探讨了高职院校面对不同生源的教学对策。

王燕回顾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的变化,并总结了高职招考制度的改革趋势。她谈到,自2010年以来,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元化,涵盖普通高中生、中职生、社会再就业者、退役军人等群体,这使得高职院校兼具社会服务与继续教育的功能,满足多层次职业发展需求。

针对高职院校生源构成,王燕副教授重点讨论了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的差异。她指出,中职生源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初始职业技能,但学术基础相对薄弱,职业导向明确,学习习惯多样化;而普高生源学生则理论基础较为扎实,面临较大的适应过渡压力,以升学及专业学习为导向,学习习惯较好。这些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差异化的心理支持。

面对不同生源带来的教学挑战,王燕副教授提出了几点对策。首先,她强调教师应正确评价两种生源的学生,采用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测评与评价方式,替代传统的理论知识测验与碎片化测评。通过引入COMET能力模型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中,普高与中职两种生源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并无显著差异,而中职生源学生的工作过程导向得分甚至高于普高生源。

其次,王燕副教授建议构建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提出“三定向”课程体系,即定向岗位需求、定向实践技能和定向综合能力,以实现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在教学中,应将工作项目、技能项目、竞赛项目及资格证书考核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并通过校内与企业“双导师”指导及岗位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最后,王燕副教授还强调了针对不同生源学生提供不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例如,对于普通三年制班的学生,可通过小组展示和比拼激发学习兴趣;而对于中职生源班,则可通过项目式教学,如策划幼儿园活动,展示实操技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11月23日,金职大讲堂将开启第三十三期第152讲,课程将邀请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王冬梅副教授,进行《挑战正青春,放飞创业梦——挑战杯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主题授课。

标签: 生源 王燕 高职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