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到全人群!石狮这家医院打好中医药服务“便民牌”

发布时间:2024-11-21 19:58  浏览量:7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

但在过去

中医药服务的薄弱环节

也恰恰在基层

近年来,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选派骨干力量参与高水平规范化培训,将更多富有特色的中医服务项目推广至基层,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优质医疗。“这一举措,不仅极大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也显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施栋栋表示。

增设小儿体质调理门诊

小儿推拿受欢迎

11月14日,记者走进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小儿体质调理门诊看到,中医全科医师谢如龙正在运用摩腹的推拿手法,为辖区一名四月龄的婴儿细心调理身体的不适。

“宝宝这几天排便有点发绿,我们心里挺担心的。刚好今天要来打疫苗,就请医生顺便做一次小儿推拿,改善一下宝宝的身体情况。”站在一旁的母亲,眼神满是关切。

中心增设小儿体质调理门诊

0至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阶段。今年9月,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儿童保健科的基础上,增设小儿体质调理门诊,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更好地衔接儿童保健管理,全方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科室布局于同一层楼,能够实现疫苗接种、体检、健康咨询以及中医体质调理等多项服务一站式完成。

此前,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室针对0至3岁儿童提供免费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同时结合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给予家长个性化的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并传授摩腹、捏脊以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简单易学的中医保健方法,帮助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小儿体质调理门诊增设后,又进一步推出小儿推拿服务,丰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内容。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小儿经络和穴位,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谢如龙介绍,该项服务一经推出便得到辖区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小儿推拿的作用比较广泛,不仅能缓解甚至解决厌食、积食、腹胀等脾胃系疾病,发热、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以及夜啼、惊吓、黄疸等其他类疾病,还能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中医全科医师谢如龙运用小儿推拿手法为婴儿调理身体

记者了解到,当前,针对0至6岁儿童的疾病特征,小儿体质调理门诊还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中医特色疗法,帮助儿童更快地恢复健康。比如,针对发热这一常见症状,可以通过“清天河水”“退六腑”“推天柱骨”等推拿手法,温和而有效地缓解症状。

拓展中医馆服务供给

多元疗法筑健康

中医药健康管理,是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一大重点。除了深耕儿童健康领域,中心还面向全人群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

位于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中医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开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颈肩腰腿疼痛专科、中医康复理疗室、中药房等功能区域,形成集临床、诊疗、康复于一体的重点中医特色科室。

“今年,我们的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更加丰富。在原有的针刺、推拿、刮痧、拔罐、中药汤剂、中药贴敷、挑疳、放血、正骨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通过外出学习,引进了火龙灸、八卦灸、葫芦灸、火针、小针刀、穴位埋线等创新疗法。”中医全科医师赖贵榕介绍,这些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拓宽了中心的治疗范围,也使得中心在治疗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疗效显著。

中医全科医师赖贵榕运用八卦灸疗法为群众治疗寒凝气滞型痛经

值得一提的是,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治疗水平的提升。当前,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元凶,其常见的后遗症——肢体障碍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这部分患者对后遗症康复的需求十分迫切。基于此,中医馆加强补齐康复治疗领域短板,不断完善头皮针、体针、耳针等中医传统疗法,配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帮助患者有效恢复身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真正实现“康复回社区”的便捷。

中医全科医师赖贵榕为群众进行穴位保健指导

55岁的老刘便是这一服务的受益者之一。今年,老刘突发脑出血就诊于市总医院,在进行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遗留右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索等问题,辗转市中医院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就近转入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经过专业的康复评估后,中医馆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精准化的康复方案。“这名患者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应迟钝,记忆力、注意力明显下降;二是右侧偏瘫,肢体力量、控制和协调性明显下降,无坐位平衡。”赖贵榕说,为此,科室医师通过头皮针、体针疗法帮助患者益气活血、通经活络,又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为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目前,患者的恢复情况非常乐观。

“入院时,老刘说话不利索,也没办法自己行走。在接受近两个月的治疗后,他的反应逐渐灵敏,日常交流也没有障碍。两个半月后,下肢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能够在我们的陪同下拄拐杖行走、上下楼梯,日常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说起这件事,家属很是满意和欣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