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过一个实验:陌生人情景实验

发布时间:2024-11-21 21:46  浏览量:5

1970年代,儿童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陌生人情景实验”。这项实验不仅揭开了亲子关系的神秘面纱,还为后续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然而,实验背后的故事,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密室里的秘密

玛丽·安斯沃思在进行这项实验之前,已经在研究儿童依恋行为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她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儿童与母亲的互动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观察,她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情境,试图在实验室中模拟儿童在面对分离和重逢时的心理反应。

实验地点选择在一个面积约15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里摆放着一些玩具和家具。房间中央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置了一个录音设备。房间的四个角落装有隐蔽的摄像头,记录下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时,母亲会带着孩子进入房间,让孩子自由探索。接着,实验员会进入房间,与母亲和孩子进行简短的互动,然后母亲会暂时离开房间,只留下孩子和实验员。这个阶段被称为“分离阶段”。再过一段时间,母亲会重新回到房间,与孩子进行“重逢阶段”。

整个实验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几分钟。实验的关键在于观察孩子在母亲离开和返回时的行为反应。

依恋类型的揭露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安斯沃思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当母亲离开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轻微的不快,但很快就能适应实验员的陪伴。母亲返回后,孩子会立即寻求亲密接触,感到安心并继续探索。

2.焦虑-矛盾型依恋: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非常焦虑,甚至哭闹不止。母亲返回后,孩子会表现出矛盾的行为,既寻求接触又表现出抗拒。

3.回避型依恋: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似乎并不在意,表现得很独立。母亲返回后,孩子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欢迎或寻求安慰的行为。

安斯沃思的实验结果震惊了心理学界。她发现,孩子的依恋类型与母亲的养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通常有一个温暖、响应迅速的母亲;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的母亲可能在育儿过程中表现出过多的焦虑和不一致;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的母亲可能过于冷漠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实验背后的故事

然而,实验中的一些细节却鲜为人知。有一次,实验员进入房间后,一个名叫艾米的孩子突然哭了起来。实验员试图安慰她,但孩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实验员无意中发现房间角落的一个阴影中似乎有一个人影在移动。他的心跳加速,但为了不中断实验,他尽力保持冷静,继续与艾米互动。实验结束后,他向安斯沃思报告了这一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那只是一个角落的阴影,但这次意外却让他深刻体会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安斯沃思对此表示理解,但她也强调了实验的严谨性和控制性。她指出,实验的设计就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确保观察到的是孩子真实的依恋行为。然而,这次事件也让她更加重视实验环境的细节,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安全、无干扰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行为。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陌生人情景实验”不仅揭示了亲子依恋的类型,还强调了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更容易发展出良好的应对机制,而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则可能在社交和情感调节方面遇到更多的挑战。

这个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亲子关系的独特视角。它告诉我们,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日后的育儿过程中,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一个温暖、响应迅速的亲子关系。

互动问题: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建立一个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你经历过类似的分离焦虑吗?当时你是如何应对的?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S., & Wittig, B. A. (1969). Attachment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In B. M. Foss (Ed.), Determinants of infant behaviour (Vol. 4, pp. 111-136). London: Methuen.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