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携手合作 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4-11-22 22:16 浏览量:6
新华社成都11月22日电(记者袁秋岳、唐文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今年世界儿童日再次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携手合作,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在我国,一系列积极举措正在推进。
今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10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大约每7人就有1人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他们的童年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通常是学业压力、欺凌、网络负面影响、同伴关系或亲子关系困扰等。
11月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在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现场致辞。新华社记者 袁秋岳 摄对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20日在成都举办的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现场表示,只要有科学的干预、照护和支持,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或治疗的。“只要我们所有人携手努力,就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她说。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相继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2023年重点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各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今年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的举办地成都,这些政策正转化为具体行动。
今年以来,大儒心理创始人、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带领专家团队走进成都中小学,与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建立深度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传授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及实践方法等心理学专业知识,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需要借助当前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把学校的危机干预体系建立起来。”徐凯文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需要集体力量,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
11月13日,学生在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参加心理社团活动。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在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内,孩子们上下学必经之路的一个小角落里,放着一个造型可爱的“彩虹信箱”,旁边写着投递须知:“这里可以收纳你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成长难题。”
这是由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盛华社区发起的“彩虹信箱”项目,由具备心理学相关资质或知识背景的社区居民担任志愿者,接收孩子们的来信,并为他们回信,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
“我们希望能在社区建立一个心理支持网络,预防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盛华社区党委书记陈明介绍道,多年的社区一线工作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和社区环境对儿童早期心理健康产生的重要影响。当下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成为该社区启动这个项目的良好契机。
信箱设立不久,就收到了许多孩子的来信。有的孩子在信中倾诉了学习上的压力,有的则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成都蒙彼利埃小学专职心理老师罗远淑认为,这种校社联动的创新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安全感的表达新渠道,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9月13日,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六年级家长在体验“心知圆”家长会。新华社发此外,家校共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成都市多所学校正在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全国十佳中学心理教师陈艳萍整合和推动的“心知圆”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陈艳萍介绍,“心知圆”模式目前已在四川省内近200所学校中得以实践。老师经过培训后,很快就能学习用心理学工具专业操作,建立“师生、生生、家庭、家家、师师、家校”关系的全通道。
“人工智能心理咨询等科技手段也将逐渐应用到心理健康工作中来,提高效率、扩大覆盖面。”对于未来,徐凯文表示乐观,“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够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