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衣、花棉袄成抗寒顶流,不是羽绒服买不起,是大衣更有性价比
发布时间:2024-11-25 20:04 浏览量:13
寒潮来袭,黑龙江等东北省份的学生们因为之前穿的衣服不够保暖纷纷重新选择穿军大衣。
那些曾经和羽绒服一样被淘汰,现在在校园中再次流行的军大衣和花棉袄为什么挤下了更保暖的羽绒服?
据说东北的小伙伴们相比之下更喜欢物美价廉的,更在意买一件冬天穿不了几个月的羽绒服和能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军大衣之间选择了后者。
人们的想法真的是这样的吗?
难道是因为养活了他们许多年的老物件又回来了所以对消费有新的看法了吗?
1992年,冬天里总能见到身穿军大衣的人们,但是到了1993年,虽然人们依旧在穿着军大衣,但是身边随处都能看到穿着羽绒服的人们。
要知道,20世纪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出国或者出国镀金的人们回国以后身上总能带一些外面的新奇事物,而羽绒服就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没有什么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那些外面的新奇事物很快就席卷了国内市场,就像现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画一样,原本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旧物件就被雪藏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其实羽绒服既贵又不好穿,很多没有好工艺的羽绒服穿上一段时间以后都开始跑毛,于是终于又开始想起那些质量非常耐穿的老物件了。
现在又有那么多学生重新把军大衣找出来穿,虽然对于保暖方面的要求是主要理由,但是随着大家复习当年弃之现在复归的流行趋势,有网友开始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军大衣会重新流行起来?
究其原因,那就是大家在什么都买不起的现在开始反思过去那种即使过冬也要穿最流行的奢华生活。
原来在那个时候大家只知道自己花了钱买到了最好的东西,并不知道其实虽然军大衣便宜但是一点不好穿,会觉得当年弃之的军大衣只是不流行了吧。
如今,经过社会经济形势的洗礼,人们终于回过神来开始寻求更加理性的消费方式,逐渐把目光投向性价比看起来更高的物件,比如说能保暖又便宜的军大衣。
不仅仅是当年和羽绒服火并,现在校园中又开始返季节性的花棉袄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花棉袄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一般东北人面对寒冷的天气都会选择直接上脚性价比高的大白腿靴子,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一件大花棉袄的话那反差绝对会非常大的。
但是花棉袄其实和军大衣一样,比起那些天女侠或者外面买的羽绒服等流行趋势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物,难道仅仅是因为军大衣找回来了花棉袄就也跟着回来了吗?
显然不是,这说明东北学生们对消费情况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新评估了一番自己的审美之后才觉得这种俗气但是保暖性超级好的服装更适合自己。
其它地方的人对于自家生长地域以外的消费认知可能不是非常明确,但是东北人对于自己家乡的事物实在太过了解,以至于他们眼里大花棉袄和军大衣要比其它现代服装漂亮多了因为太习惯了不会觉得丑,所以这就促使了它们一起复醒。
许多饮食类节目中都有人说过,在中国饮食文化世界闻名,其他国家可能只有一两个合格,在中国这种称得上宏观级别的饮食文化里想要吃到好吃的东西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同样,我国服饰文化也是举世瞩目的,不仅有许多名冠全球的大型消费市场,还有许许多多因为太火而被其他国家模仿来做消费市场而开起来的小型消费市场。
从消费市场发源地上看,欧洲各国不能说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真心是不如我国的,因为为什么呢?
因为欧洲国家认为奢侈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并且我个人认为,其实消费是一种赶时髦行为,人们花钱买东西不是为了保暖,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时髦程度,这个时候,只有奢侈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
但是我自己认为其实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是这样的,还是有许多人对自己的着装要求不会那么严格,只要是什么颜色图案自认为好看就行,并且效果还要好。
这样看来,其实是不是只有我国这样的大国才能养活自己的消费市场还不好说,但是因为我这边时尚中心和影响力强,所以我们才会看起来比其它国家火爆得多。
为什么格调低一些、好看程度高一些、保暖功能突出一些、适合大众消费者更多一些的军大衣没能拉动全中国的新需求呢?
其实是因为这个需求本身没有那么大。
我们不要忘记现在还有人原本就不想穿军大衣,一直在坚持穿着更轻便好看的羽绒服,还有一些人将眼光投向了时髦又保暖性强的新产品——性能优越又性价比高的保暖服。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商贸公司开始采购大量军大衣用于保暖性高于其他外套这个共同特点来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而不是专门找东北同学们教大家如何搭配军大衣,因为大众消费者本身就有足够聪明,不需要特别提醒就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东西的时候,他们才会投入精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
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消费者通过主动寻找获得参与感,商家通过吸引消费者主动购买获得更稳定盈利,有稳定盈利就有资本投入更多技术研究,技术水平提高之后带来的宣传点又让消费者有更多能用上的东西,于是人们再次产生需求,循环往复可谓非常完美。
中国大小城市都有,但是它并不只是在中国市场中流行的一种商品。
只要找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在比较穷困地区或者冬天寒冷特点突出的国家,一定就能找到正在热销或者已经被当地人民广泛认可的系列商店,它们的大致构成和经营模式和中国市场完全相同,但是进货却是欧洲或者加拿大等国家风土人情,而不是中国制造。
这表明其实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性价比高但是没有什么影响美观性的保暖工具看法区别非常小,并且都认为,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价格更便宜保暖效果更好的呢?
为什么人们偏向穿着单价较低同时可以保证冬天不冷得发抖的服装,而不是兢兢业业攒钱尽量买时髦新颖的呢?
因为忽视掉潮流趋势的话,冬装本身是给人们提供不冷得发抖这个功能,也就是防寒保暖功能,那么身上是不是能加热或者吸热更多就成了更加突出得重要评价指标。
如果专门去找能够保证水平没有问题同时价位更加便宜很多的商品的话,那选来选去基本上只能剩下军大衣这样的产品。
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逐渐步入正轨,抛开潮流再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我们发现其实如果不仅仅盯着那种稍微高点档次,其实还有比其它产品性能更优秀,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就好像有一句话:我们不爱国,还怎么支持自家的发展?
我想世界上应该有许多人和我们想的一样,不爱自己国家还怎么支持自家发展?
这算不算爱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