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娃肠炎高烧 惹祸“沙”手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4-11-28 07:08  浏览量:5

本报11月27日讯 近日,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接诊了一名两岁患儿牛牛(化名),他突发高烧并伴有脓血便,经检查确诊为沙门氏菌肠炎。专家提醒市民,应注意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防范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侵害。

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号称食源性疾病的“头号杀手”,一旦感染,起病很猛很急。牛牛在家突发高烧39.8℃,并伴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他的大便次数从一天七八次迅速增加到十多次,性状也从果冻样转为脓血便,每次排便前牛牛都哭闹不止。牛牛爸爸赶紧带孩子来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就诊。

感染科接诊医生立即为牛牛安排了检查,结果显示他的C反应蛋白指标高出正常范围十几倍,大便化验中也发现了大量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医生初步判断牛牛感染了细菌性肠炎,并立即安排他住院治疗。经过进一步的大便培养检测,结果显示牛牛感染了沙门氏菌D群。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周的治疗,牛牛成功治愈出院。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已成为小于5岁儿童细菌性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生活能力很强,喜湿耐寒不耐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食物传播和水源传播等途径感染人类。

沙门氏菌肠炎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及中高程度发热,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每日排便数次至10余次,严重时甚至超过20次。这些腹泻的性状多样,有的呈水样,有的则为血性或脓血性,重症腹泻患儿还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甚至继发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骨关节感染等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首先应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婴儿玩具、奶瓶等要勤消毒;其次,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避免食用室温下或冰箱里放置时间过长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家庭餐具需清洗干净,生熟菜板要分开使用;与宠物、家禽等动物接触后及时洗手。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