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哲学是否可教,是否可以被教给儿童?
发布时间:2024-12-04 18:13 浏览量:5
视域
儿童哲学这一教育运动的成功开展,是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体现,例示了分析哲学的教化功能。
原文 :《分析视域下的哲学教育》
作者 |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刘学良
图片 | 网络
哲学是否可教,是否可以被教给儿童?这是争论不息的问题。孩子们天真率直、活泼随性、充满幻想,与哲学所强调的客观性、严谨性、深刻性格格不入。固然儿童般的好奇是哲学家所推崇的,但仅凭好奇心是难以持续开展艰深晦涩的哲学研究的。柏拉图否定对于儿童的哲学教育。在他看来,只有当人的灵魂足够成熟,知识和经验足够丰富时,才能够对最高理念展开沉思。皮亚杰对儿童进行哲学思考持怀疑态度,在他的认知发展图景中,十一二岁之后思维才能够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在此之前缺少抽象、逻辑的思考能力,是无法进行深度哲学探究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儿童的哲学教育持乐观态度。例如,蒙田认为儿童越早学习哲学越好,“既然哲学是教导我们生活的学问,儿童时代和其他时代都已从中得到教育,为什么不能也教他们哲学呢?”
柏拉图和皮亚杰观点背后都是一种等级性的知识观或认知观,认为不同等级的认知能力对应不同等级的知识。这种观点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学习者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他就不能学习更高的对象,但是如果他从未学习更高的对象,那又如何具备更高的能力呢?正如《斐多》中的“知识学习悖论”。柏拉图强调哲学应该“后学”,但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并不是这样做的。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奴隶童仆进行对话,通过不断地诘问和提醒,引导童仆自己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这种方式体现了另一种对哲学的看法:哲学不是一门对于特殊知识的学习,而是一种持续思考的行为,正如“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学习哲学是一种不断追求智慧的过程。
分析哲学提供新视野
分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失望以及对心理主义的挑战,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们不再纠结于探讨传统的实体、主体、本原、精神等问题,强调运用逻辑和语言分析来澄清哲学问题和概念,将横跨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认识人与世界,开启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强调“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通过对语言意义的澄清和歧义的消除,消解语言的混乱带来的思想上的困惑。这一哲学使我们超越了传统认识论框架的限制,借由主体间性、可见的语言概念,使我们能够更加切实可行地探索人的内在思维的运行。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把哲学问题全部归结为语言问题,指出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多元变动的日常语言为工具来追求单一静止的绝对意义,必然会陷入各种难以解决的悖论之中。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一种语言游戏能够被学会,不是通过理论性的讲解,而是通过训练学生按照规则来行动。因此维特根斯坦强调在最初教孩子说话时,主要靠训练,而非解释,让学生实际地去做,在实际的从事语言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规则。值得一提的是,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南部6年的小学教育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期思想著作中有许多问题探讨正是以儿童语言行为以及教学活动为对象的。虽然不是所有的语言活动都指向哲学,但是所有的语言使用者都是潜在的哲学思考者。当我们在反思生活中的语言时,已经开始哲学活动的第一步了。
儿童不仅是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哲学问题的潜在思考者。他们积累了足够多的语言,特别是拥有了诸如“自我”“心灵”“善良”“正义”“公平”一系列抽象概念来描述普遍的现象或表达复杂的思想。但当前的教育只重视教儿童使用语言,从没关注过教儿童反思语言。儿童没有机会对其语言进行深入探讨,反思语词与语法背后所暗含的思想观点和推理规则。这些概念及言说方式对他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他们的语言系统越是丰富,就会产生越多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可以说,“儿童的哲学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儿童的语言问题”。当儿童自发地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和语法进行思考和厘清时,他们实际上已经在做概念分析和推理论证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固然儿童无法进行完全的、标准的哲学探究,但是他们已经在从事初步的哲学式反思活动了。
儿童哲学教育实践
儿童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加入适当的哲学训练,可以更好地推动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马修·李普曼提出了“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口号,主张将哲学(经过适当的简化)引入基础教育之中,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建立一套全面的教学方法,将这些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法都包含其中,着力提高儿童在探究、推理、组织信息、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技能,这些决策方法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哲学所提供的正是这种全面的方法。”儿童哲学旗帜鲜明地突出哲学教育的特色,立足于儿童自身的好奇和困惑,通过将哲学资源转换为儿童的探究内容,引导儿童们进入相互合作、深入反思的过程中,在实际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其思维能力的提升,推动综合素养的发展。
李普曼深受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哲学家的影响,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精神贯穿于儿童哲学的实践中。李普曼强调,给中小学生上的哲学课,并不是要给学生讲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的哲学理论,而是引导他们进入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和探究活动,能够针对他们好奇和困惑的问题——诸如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为什么不能说谎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澄清所使用的概念,发现观点中所隐藏的前提,提供更加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反驳和建议,反思彼此的标准和过程,在“做哲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儿童哲学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哲学家参与到这一实践之中,逐步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目前已在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儿童哲学进入中国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目前已有多所中小学在开展儿童哲学教育实践,取得了积极的反馈。国内外多项实验证明,儿童哲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学习都有明显的作用,并对他们的心理情感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儿童哲学这一教育运动的成功开展,是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体现,例示了分析哲学的教化功能。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9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从根基上真正理解中国哲学 | 社会科学报
札记 | 玛莎·努斯鲍姆:既像哲学一样深刻,又像生活一样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