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我来广东打工,儿女成留守儿童,跟着不同长辈,30年后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4-07-12 14:56 浏览量:16
本文真是记录农村第一代留守儿童的故事,他们长大后的差异,即使是亲兄妹,也是如此巨大,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我叫贵诚,湖南益阳的一个普通农民,今年56岁了。到了这个年龄,什么事都算是看开了,就是一双儿女总还是让我牵挂。
女儿倒还好,在我们的反复“督促”下,终究在前年结了婚,去年生了个外孙,如今成了我们夫妻最大的开心果。
但儿子今年34岁,却一直不肯结婚,弄得我为这事不知道添了多少白头发。也幸好真的是红鸾星动,今年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女孩,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总算让我们夫妻松了一口气。
其实,虽然这些年我对儿子的婚事那是“声色俱厉”,也有过拍桌打椅的失态。但真的冷静之后,一个人躺在床上反思的时候,我也明白,这一切,或许都和他们的童年经历有关……
我和妻子是88年成婚的,妻子就是本村人,谈不上青梅竹马。但我们那年代的人,几乎都是在媒人的撮合下走到一起的,说是先结婚后恋爱也没问题。
婚后的第二年,儿子就出生了,也就成了全家人的宝贝。但因为我有两兄弟,按照农村的传统风俗,我这个长子结婚之后,自然就得分门立户。
于是,儿子满月之后,在族里的长辈主持下,我就和父亲分了家。父亲在村里有点头脸更要面子,硬是把所有的债务都留给了自己。
我和妻子分到了三控新房,该有的粮食菜食一分不少,在别人眼里,也算是沾了父母不少的光。
我们分家那年,弟弟还在读书,弟弟从小就挺聪明,后来也成了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在90年代,我们当地的经济可以说是非常低下。就以我们结婚用的新房来说,就是我自己一块一块摔好的红砖,用人力车从炭窑上烧出来的。门窗也都是山上砍回来的木头,唯一需要花钱买的就是钢筋和水泥。
但一家三口的生活,再加上孩子慢慢长大,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多少都得有点开支吧。也还是父母那时候稍微接济点,我也在农忙时去湖区给别人收稻谷赚点钱,才勉强过了个不欠账。
那一年,我们村一个在其他乡当书记的族叔回家,经常和大家说起他们乡的一些民情。大概就是因为太偏远,人们就穷则思变,很多年轻人都去广东打工,虽然都是在码头上卖苦力,但赚的钱却是家里的几倍。
族叔的这番话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跃跃欲试,大家都恳请他帮着联系一下。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其实只要去了,基本都能找到蛮活干。但大家之前都没有出过那么远的门,总希望能有个具体点的去向更安心。
族叔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和那边的工头联系上了,对方很爽快地答应帮着接收劳力。说是书记老家的乡亲,出来了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乡亲们没几天就组织了十几个青壮劳力,大家约好了动身的日子,为了给老婆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也是其中之一。
就那样,我们是插完早稻出发的,留下妻子带着孩子在家,反正娘家也隔得近,有两个大舅哥帮着干点重活,倒也不担心家里的田土被荒废。
尽管码头上的活比老家要累太多,但我们还是很快就适应了那种生活,主要就是每天都能赚到十几块钱,在当时的老家,那可是匠人师傅七八天的工资。
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一行人都回家了,毕竟出来的都挺仓促,也是第一次出门,寻思着回家看看老婆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银行卡,发工资都是现金,出发前,大家就把现金缝在内裤的小兜里,走路的时候有事没事都会捂着裤裆,现在想来真是尴尬,却也平安回到家中。
因为这一年算是大丰收,尽管回到家里,家人们的都说我们瘦得不成样子,但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抱着我买的玩具笑得那么灿烂,所有的委屈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第二年过完元宵节,我们一行人又再次上路。这次的队伍更加庞大,有的甚至把妻子也带上了。以为我儿子还小,妻子就只能继续呆在家里。
原本希望等孩子两岁左右,我们夫妻就一起出门打工的,那样就能存更多的钱,更快把我们的小家建设好。
但第二年妻子又怀上了女儿,我们的安排就只能推迟。一直到95年,儿子开始上幼儿园,女儿也两三岁了,我和妻子才一起来广东。
这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了,一双儿女该怎么安排好呢?当时弟弟还没有结婚,父母手里也算有点余蓄,时间也挺充裕。按照我的意思,爷爷奶奶带孙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子女儿就全留在家里。
但同村的岳母有点意见,说自己也没事做,两个儿子也不争气娶不到老婆,不如把孩子交给她带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己的父母在村上是有点身份的人,曾经当过公社的干部,后来一直在村上当支书。而岳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不说,还有点酗酒的坏习惯,我对她的提议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但我和妻子商量的时候,考虑到弟弟还没有结婚,决定每个孩子每个月给一百块钱生活费。
这个钱在当时不算少,如果一年的生活费一次拿出来的话,还算是一大笔钱呢。要知道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彩礼和所有的开销也就两三千快而已。
岳母的心思其实我也懂,但总得顾全点老人的心情吧。最后和妻子商量,儿子就跟着爷爷奶奶,女儿则跟着外婆。幸好岳母家也就相隔两三百米,兄妹俩每天都能见面,甚至也能一起玩,不至于见不着。
就这样,我的两个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这也是那年代最为心酸的一种社会现象。那时候我们村还没有电话,每个月都只能打一次电话回家,还得去河对面的乡镇府旁边接,每次还得交一块钱。
孩子们还不懂事,分别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照顾下长大。儿子上幼儿园,爷爷奶奶颇有点文化底子,再加上弟弟毕业回家在镇上当老师,对侄子的照顾和培养完全不在话下。
唯一的遗憾就是女儿,外婆外公和两个舅舅只知道一味的溺爱,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无法辅导,女儿的成绩一直就上不去,在班上只能算是中下水平。
那一年夏天的时候,女儿生了一身的疮,原本胖乎乎的孩子,半个月不到就瘦了好几斤。爷爷奶奶实在看不过眼了,直接就把女儿也接回了家,说是等孩子养好了再说。
女儿在自己家里养了一个多月,外婆每天都会来家里看她,其实就是想着早点把孩子接“回去”。于是等孩子完全好了,临走那天弟弟就把女儿放在簸箕里称了一下体重,一个月竟然胖了四五斤,算是基本恢复了。
这个话题,后来很多年里都陪着女儿长大说说不休。虽然大家在说起来的时候,更多是一种玩笑的话,只有我们做父母的心里,真的有太多的酸楚。
孩子幼年童年的经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可我们夫妻明白这个道理时,孩子们的心性基本都已经定型了。
2004年,儿子初中毕业,女儿也要上初中。儿子的成绩挺不错,顺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我们夫妻就决定回老家了。手里也有了点余蓄,再说,主要是我的年纪也不适合再干太重的体力活了。
也就是说,儿女们直到初中之后,我们做父母的才正式陪在他们身边。儿子从小打下较好的基础,后来就考上了大学。女儿初中毕业连高中都没考上,读了两年职校,就在学校的安排下去了内蒙古打工。
儿子和女儿的人生,就这么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女儿在内蒙待了一年多,实在受不了北方的干燥气候,连工资都没有拿全就回了南方,不出意外地去了广东打工。
这一去就是十来年,工作一直不是很稳定,每次催她老大不小了该找对象时,总是被她以没有钱怎么结婚为由挡回来。
儿子大学毕业后其实也是去广东打工,这时候早就已经没有包分配一说了。因为学的专业还算不错,很顺利地进了一家国企,几年之后就做到了总裁助理。
在我们的“督促”下,女儿还是在2021年结了婚,那时候已经将近30岁了,我们夫妻心头的两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一块。
但32岁的儿子一直就那么单着,这可怎么得了啊。在我们当地,那些和他同龄的孩子已经全部成家了,有的孩子都已经能打酱油了,只有我儿子还是孤身一人,弄得我在乡亲们面前总是抬不起头。
也直到今年,儿子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女孩,两人谈婚论嫁已经提上了日程,我们才稍微喘了口气。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夫妻就多次检讨过儿子女儿的问题。女儿从小就在文化水平相对更低的外婆家长大,她需要辅导的时候找不到任何的帮助。
这样一来,女儿从小就更自立一些,但文化底子确实太差,这也直接限制了她后来的成长。
现在看来,如果女儿也有更高的文凭,以她坚韧的自立性子来看,其成就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儿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尤其是有个高学历的叔叔在一旁辅导,耳闻目染之下,见识和认知也是日积月累,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而是从小的熏陶。
所以,在学习阶段,儿子就过得相当轻松,学习和工作相对也更顺利。
但这也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就是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对家人、对别人的观感,简而言之,也就是过于自我吧。
对于他们的人生走向,我如今也真说不上孰好孰坏。但如果只是从父母的角度看,我真的还是挺后悔的。后悔的是,在孩子们最需要父母的童年,未能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
- 上一篇:儿童青少年暑假运动正当时
- 下一篇:儿童电动牙刷选购指南:六大选购心经独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