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以内羽绒服,不上当,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4-12-12 18:50 浏览量:6
天冷了,再没钱,也得给自己买一件羽绒服。
市面上的羽绒服各种款式、各种价格应有尽有。
在保暖性、价格和款式之间你更看重哪一个?
想买那种价格几千元、近万元绒万元以上一件羽绒服的,请您划过。
我这里主要说的千元以内的羽绒服。
什么样的羽绒服保暖性有保证?
怎样才能买到既便宜又质量又不错的羽绒服?
上个月,央视记者一线调查江苏某地羽绒被生产厂商时,发现用“飞丝”冒充“羽绒”成当地市场“公开的秘密”。
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
由于其形态与羽绒有相似之处,当“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看,还是用手直接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两者的差异。
同样一款外观的羽绒被,充“90绒”,成本需要800元,充“高丝”,成本只要400元。
羽绒被如此,羽绒服应该也存在这样的骚操作。
看完这个新闻,我们先来弄清“飞丝”和“羽绒”的概念。
“飞丝”又叫绒丝,是从“羽绒”(朵绒)上掉下来的单丝,呈一根一根的丝状,没有蓬松感。
当然保暖性也差多了。
“羽绒”又叫绒子、朵绒,是羽绒中最优质的部分,保暖性好,也比较蓬松。
打个比方说,如果说“羽绒”是正宗优质大米的话,那么“飞丝”就是大米加工过程中筛选下来的碎米。口感不一样、价格也相差甚远。
2022年的时候,我国发布了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
业内人士称之为“新国标”。
跟过去比,新国标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从“含绒量”到“绒子含量”的改变,对羽绒制品填充羽绒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了。
而旧国标中要求的“含绒量”笼而统之包括绒子和绒丝。
一些不法商家钻“含绒量”表述的空子,以次充好,在羽绒服里填充很多绒丝废料。
表面看标签写着“含绒量90%”,其实保暖性大打折扣。
这也是好多人买了新羽绒服却发现不保暖的主要原因。
羽绒服中实际发挥保暖作用的是“羽绒”。
新国标要求羽绒服绒子含量必须超过50%,才算合格。
所以说挑选羽绒服时,看中了款式和价格,那就一定要仔细看看标签中绒子含量和充绒量。
前面说了,绒子含量必须超过50%。
那么充绒量又怎么看呢?
充绒量,是指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总重量。
专家指出,一般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在40到9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充绒量为180克左右;充绒量在180克以上的就算较厚的了,自然也最暖,适合北方户外穿着。
看完羽绒服标签中的绒子含量和充绒量,最后还要凭手感看看蓬松度,记住“越好的羽绒越蓬松”,保暖性能就越好。
前两天,我按照以上方法,在正规商场买到一件400多元的羽绒服,穿了就感觉不错。
为什么我提醒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或者到网上信誉好的商家购买羽绒服?
因为,央视记者一线调查江苏某地羽绒被生产厂商时,还发现“标明绒子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也是不发厂家、商家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1元至2元。”
就像假阳澄湖大闸蟹的标签一样。
你说,可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