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孤独症儿童的AI绘本工具,技术与关怀能否真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4-07-22 21:34 浏览量:16
毋庸置疑的是,AI或许是假的,但爱一定是真的。
近日,阿里巴巴推出国内首个关照孤独症儿童的AI绘本工具。
据悉,该工具基于阿里自研ModelScope-Agent框架,调用了通义大模型的多项服务,是国内首个关照孤独症儿童的AI绘本工具。
图源:追星星的AI
目前,用户通过通义App“频道”版块便可点击进入“追星星的AI”。同时,只需输入一句故事梗概;对篇幅、主角性别,以及避免出现的内容进行设置,便可自动生成一篇图文并茂、AI自动朗读的绘本。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的绘本故事主要分为常识认知、社交礼仪、心智解读、趣味故事4种类型,且设置了3个不同的认知水平层级。
众所周知,自ChatGPT问世以来,以AIGC为核心的文生图/视频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其中,在"AI+教育"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些产品依托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力量,塑造了多样化场景的落地应用;赋予了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特质;实现了全天候的在线应用服务。
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这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教育输出工具",摆脱了传统观念和表面社会地位所带来的情感和形象上的"枷锁",让用户得以通过少量金钱投入就能自由输出自己内心所想。
文生图让AI+绘本变得“有血有肉”
从定义上来看,追星星的AI与市面上众多的AI+绘本工具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琢磨后可以发现,追星星的AI有一个具象且特定的前提,它并不是简单的将纸质绘本一股脑的搬入“大模型”,且受众群体及使用用户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大模型之家对该工具的通用性进行了测试。我们尝试以“小辛巴与来家里做客的小志分享心爱的小鸭子玩具“为故事梗概,并在创作篇幅上选取8页、避免出现偏执性词语为创作条件。
整个过程耗时相当短,根据官方提示,常理上大约仅20秒左右便可以完成一本绘本的创作。不过,我们同样注意到,该功能在绘本的审核上耗时相当漫长。截至发稿,该绘本仍保持着“故事迷路”的状态。由此,大模型之家认为,从整体表现的稳定性上来看,目前的追星星的AI存在偶发异常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图片:首次生成故事无法打开(故事迷路)
此后,大模型之家又尝试以“独自在家的小白兔贝贝拒绝给陌生人开门” 为故事梗概进行了体验,并同样设置了创作篇幅8页、避免出现偏执性词语等为创作条件。
整个故事的创作过程同样耗时约30秒。不过,与上文提到的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此次故事的生成不论在故事的完整性上,还是要素条件抓取上均较为顺利,从结构上实现了该故事的完整表达。
然而,大模型之家仔细阅读该绘本后发现,故事细节之处的表述上仍存在一定的漏洞。我们注意到,在整整8页的绘本表述上,故事主人公小白兔贝贝,不仅实现了由动物向人类的“物种跨越”,还在以人类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上变换了3种相貌,更换了3套衣服、横跨了约3个年龄段。
而在故事中身为第二主角的“陌生人”,也同样经历了“外貌”“着装”三次的改变。这不仅极易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出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故事的整体性及情景造成破坏。
诚然,从目前体验结果来看,现阶段的追星星的AI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暂时还无法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但另一方面,相较于市面上一系列狭义上的AI儿童绘本功能,追星星的AI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将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多模态能力及交互能力全方位的进行了整合及应用,它不仅开放了图文并行的生成能力,在故事的架构生成把握上也更加便捷及智能。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背靠着“孤独症儿童”高陪伴需求的背景及星宝儿们对“自我世界的沉溺感”,追星星的AI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星宝儿的家人们有了“喘息”的机会,获得了短暂的解放。
以“AI”为依托,追星星的AI道阻且长
一定程度上来说,AI的出现的确促进着传统绘本的升级迭代,但另一方面,AI+应用的完整落地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蜕变”势必要面对商业化、理解困难等问题。
从大的分类上来看,AI+绘本应用遇到的问题在追星星的AI上同样适用。比如定价问题。这里大模型之家以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搭画快写工具为例,其在收费方式涵盖了季度会员(98元)、年度会员(138元)及永久会员(198元)三种。
套用在追星星的AI上,虽然现阶段的限时免费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实现拉新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限时优惠消失,其势必要面对后续一系列商业化进程中首要的用户付费困难。
其次,AI技术在理解和适应孤独症儿童的复杂需求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目前追星星的AI囊括了公益的属性,获得了一众学者、知名孤独症儿童干预机构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支持,且全部是由星宝照护者和志愿者来完成,但随着公益项目的结束,星宝们对过于复杂图片信息理解的滞后性仍让该工具的升级迭代充满限制。
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是,由于“星宝们”在语言交流及行为表达过程中,存在质的缺陷,因此尽管追星星的AI可以提供辅助,但其仍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和教育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追星星的AI的诞生的确体现了对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的同时,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平衡AI的利弊,引导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良性持久的发展,也将成为亟待面对的重要课题。
写在最后
一方面,目前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教育和社会融入,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据权威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0-14岁孤独症儿童总数约为200万。
另一方面,打从概念初现之时就承载着“倾听并理解人类的需求,为那些最为亟需的人群伸出援手”愿景的AI给了那些长期被我们忽略、存量问题待解的“小场景”新的契机。它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爱心与智慧的结晶。大模型之家坚信,在AI技术的助力下,星宝们一定会迎来更好的社会融入方式,享受到属于他们星光璀璨的未来。
- 上一篇:学前教育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优势
- 下一篇:室内儿童乐园如何从设计入手,提升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