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保定 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 常晓峰

发布时间:2024-07-24 20:14  浏览量:18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2015年,保定市儿童医院牵手北京儿童医院,成为首家推行跨省托管的公立医院。从此,400多位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开启了京保双城生活,轮流到保定出诊、带教、查房、手术。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常晓峰就是400多位“双城医生”的优秀代表。

常晓峰,男,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派驻保定专家,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2015年及2016年,分别赴纽约摩根士丹利儿童医院及日本九州大学病院访问交流。2019及2020年分别获得北京儿童医院优秀教师和优秀带教老师。

作为第一个受北京儿童医院委派,常驻保定病区的副主任,常晓峰每周都会坐上高铁往返于京保两地,这样的双城生活已经持续了6年。

6年来,常晓峰和北京专家团队一起为保定市儿童医院从“输血”到“造血”,亲眼见证和参与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从二级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再到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的光辉历程。为保定及周边地区乃至多个省份儿童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听听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潮中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的点滴故事和温情感受。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7岁在北京,一个5岁在保定。当北京的儿子还不懂得我这个肿瘤外科大夫究竟是干什么的时候,保定的“儿子”因为肿瘤已经接受了20次化疗、4次手术和2次放疗。

2023年六一儿童节,在肿瘤外科保定病区,他们第一次牵手。“保定弟弟”告诉北京哥哥:“你爸爸就像我亲爸爸一样,陪着我看鱼、喂鱼,到超市给我买面包、挑玩具,在我害怕进手术室的时候,他告诉我癌细胞是身体里的大虫子,得努力把它赶跑!”哥哥拉着“弟弟”的手,和他一起做游戏,互赠礼物。看着这一幕,我不由想起肿瘤外科创始人张金哲院士常说的话:“医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没想到我的儿子也和我的患者做了朋友。

“爸爸去哪儿了”?6年前,正当1岁的儿子牙牙学语时,32岁的我踏上了开往保定的高铁。早上7时11分,经停北京西站的G485,是我最熟悉的班次。每周一我都会准时坐上这趟列车前往保定,开启每周至少4天往返两地的“双城”生活。从此,儿子常说:“爸爸在保定”。

近年来,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因为专业医生有限,家长大多选择往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跑。为了能让更多孩子尽快得到治疗,我们肿瘤外科的手术经常是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甚至24小时连轴转。即便如此,我们科仅有的14张病床远远满足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需求。手术有时要等好几个月。可以想像,这几个月,对孩子和家长是多么漫长的煎熬!其实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眼看着娇嫩的生命被肿瘤无情地吞噬,我们怎能不焦急、不痛心?!

2015年,我们迎来了转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开始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年,保定市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牵手,成为首家推行跨省托管的公立医院。从此,北京儿童医院的400多位专家开启了“京保双城记”,轮流到保定出诊、带教、查房、手术。2018年,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率先在保定成立病区,开设床位48张,数量是北京病区的3倍之多。我有幸被任命为常驻保定病区的副主任,协助科主任王焕民教授做好病区建设。

刚到保定那段时间,我的手机恨不得24小时都在响,“常主任,这个病情要怎么交代?”“常主任,这个病历我该怎么写?”“常主任,这个手术您快来看看!”有时,我已经踏上了返京的高铁,一个电话又折返回来。保定同事们开玩笑说:“常主任成了常在!”

新成立的病区当时只有4位大夫,只能做一些常见手术,在肿瘤外科方面几乎是零基础。那我们就手把手地教,查房讲课、疑难病例讨论、带教手术,三步走的“传-帮-带”计划就这样实施开了,保定病区的医生逐渐成长起来。如今大家再遇到肿瘤患儿,都会非常有底气地说:“放心吧,在北京能看的病,我们这儿也能看,在这里一周内就能排上。”自保定病区成立以来,我们诊疗了患儿2万8千余人次,其中年龄最小的不到一个月,体重最低的不足2公斤,瘤体最大者达40公分,保定病区和北京病区已经实现手术难度和数量基本相当。

肿瘤外科只是北京儿童医院与保定市儿童医院医疗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托管九年来,保定医院被赋能升级,从二级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亮眼“名片”。

一晃,来保定病区6年了,1200天,往返35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经常有人问我,这样奔波,值吗?

我想说,当我看见一个个患儿笑着走出病房,当我看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徐徐打开,当建党百年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觉得牵手保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事情!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