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妇幼儿童呼吸专科主任陈宏君:用爱守护孩子们的“一呼一吸”

发布时间:2024-12-26 22:06  浏览量:2

在珠海妇幼保健院儿童哮喘慢性咳嗽专科诊室内,门扉轻掩,陈宏君正专注地为患儿听诊,她的眼神在孩子的小脸上细致地察看着,轻声问询着病情,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与耐心。诊室外,家长们焦急等待,咳嗽声交织,但他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扇紧闭的门,因为他们知道,门内是孩子健康的希望——珠海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专科主任陈宏君,这位即将退休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资深医者,她的关爱如同暖阳,洒落在一代又一代患儿的成长之路上。从曾经的小患者长成如今带着自己孩子前来就医的父母,岁月流转,不变的是那份温暖的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

初心:用爱与专业守护儿科三十余载

1991年,陈宏君踏上医学征程,最初学医的契机源于湖南高考试点改革,凭借对生物化学的喜爱,她偶然选择了医学,从此便与儿科结下不解之缘。毕业后,她在湖南省株洲市人民医院积累了初步经验,1999年,为了家庭,她来到珠海,进入珠海妇幼保健院,开启了长达三十余载的坚守之旅。

刚到综合医院儿科时,专业划分尚不精细,年轻的陈宏君面临巨大挑战。知识储备有限的她,每一个值班夜都在紧张与不安中度过。睡前查看病人、夹着书本进值班室成了常态,只为应对孩子们瞬息万变的病情。但即便如此,对孩子的喜爱让她从未动摇坚守儿科的决心,即便有机会转岗去压力较小的单位,她依然选择留在这片充满挑战的领域,只因“孩子们需要我”。

多年来,陈宏君凭借敏锐观察力挽救了不少危急患儿生命。一次夜间专家门诊,一名流感合并早期脓毒性休克的患儿前来复诊,家长未察觉病情严重性,而陈宏君却从孩子眼神、呼吸、面色中发现异常,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为孩子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同事眼中,她工作一丝不苟,对重症病人随叫随到,日夜泡在病房,既守护患儿健康,又传承经验给年轻医生,用非凡耐心、精湛技术和无尽爱心,践行着医者使命。

坚守:支气管镜里的希望与担当

2008年,陈宏君专注儿童呼吸专科领域。深感专业成长滞后,2016年孩子高考结束后,她毅然前往广州儿童医院进修儿童呼吸专科及支气管镜技术,尽管已45岁“高龄”,但她学习热情丝毫不输年轻人。

进修归来,在医院领导支持下,陈宏君积极筹备开展支气管镜技术。从设备采购到团队组建,困难重重,但她毫不退缩。2019年,珠海妇幼儿童支气管镜技术在儿呼吸科正式运行,虽起步晚,但通过团队努力和多方进修学习,科室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如今在珠海地区已名列前茅。2020年珠海妇幼开展了珠海首例新生儿支气管镜手术,2022年起科室儿童支气管镜操作例次由最初的200例/年攀升至1000例/年,位居珠海首位。至今完成气道内激光术、冻融术、冻切术、球囊扩张术等共20余例儿童支气管镜四级手术。2023年4月1日成功开展了珠海市首例婴儿声门下狭窄气道成形术。

“以上这些操作在成人呼吸治疗方面不足为奇,但对婴幼儿呼吸疾病的诊治来说在业界仍是重大突破。”陈宏君说,这项技术为众多患儿带来福音,曾经需要转往广州治疗的疑难病症,如今在本地就能得到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已成为珠海地区儿童呼吸疾病治疗的一面旗帜。

传承:医患情长双向奔赴的爱与信任

陈宏君主任认为,医生与患者是一场相互理解的双向奔赴。

在儿科工作,陈宏君深知不仅要治疗患儿身体疾病,还要安抚家长焦虑情绪。她将工作延伸至下班后,通过建立多个医患互动微信群,如“门诊看结果群”“儿童呼吸专科病群”等,为家长提供线上答疑与指导,让家长少跑路、多安心。

呼吸科住院患儿中有一批特殊的孩子,他们有些早产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些反复感染后支气管扩张,有的重症肺炎后气道闭塞肺功能严重受损,还有的先天性呼吸道纤毛运动障碍……陈宏君特地为这批特殊的孩子建立了“儿童呼吸专科病群”。“有了这个群,小朋友身体有特殊状况家长都可以找到医生,会安心很多。”陈宏君说。

面对复杂棘手病例,如移植后肺部排异患儿,陈宏君虽无力改变结局,但始终给予关怀照顾,用爱陪伴患儿及家长度过艰难时光,赢得了家长们的深深感激与认可。她常说,医生与患者是一场相互理解的双向奔赴,应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念。

说到这里,陈宏君想起了一位孩子妈妈。

有个刚满月的宝宝因早产、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吞咽障碍、胃食道返流及营养不良等问题住进呼吸科。此前,宝宝频繁吐奶、呛奶,妈妈满心焦虑,精神时刻紧绷。陈宏君在给宝宝精心制定了详尽的诊治方案的同时,也不忘温言软语地安慰这位妈妈。“起初一安慰就泪流满面,到最后开朗了不少。”在陈宏君看来,康复与成长,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需要。

在陈宏君多年的接诊历程中,有许多故事令人难以忘怀,而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她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长,从曾经上幼儿园、小学的患儿,到如今他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依然选择找她看病,这种两代人的信任,如同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她与患儿家庭。“这不仅是对我医术的认可,更是对我多年来用心付出的最好回报。”陈宏君说,这是一场长达20多年的双向奔赴,是给她最珍贵的褒奖!

文|何叶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