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见就“喜欢”

发布时间:2024-12-25 16:40  浏览量:3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从小就哼着这首《卖报歌》长大。小时候买不起书、订不起报,我体会不到卖报儿童风里雨里的艰辛,反而羡慕起他们,心想要是自己也成为卖报儿童该多好。于是,就对报纸有了这种情结:有时捡到一张废报纸,便欣喜若狂;去别人家串门,就眼巴巴地盯着人家家里的报纸;看到报纸上感兴趣的内容,恨不得马上抠下来一块……整理“搜刮”来的报纸成了我的一大乐趣,把感兴趣的话题裁剪下来,大大小小、不规不矩地装订成册。上学时,作文比赛经常得一等奖,同学惊羡不已,我也自鸣得意——其实许多内容都出自裁剪下来的废报纸,这是我不为外宣的秘密。

后来,当了老师,然后走到领导岗位,又回到老师的原点。这期间,我遇到了《中国教师报》,开启了订报、读报、摘抄、写读报感悟、尝试写稿投稿的历程。一方面,《中国教师报》弥补了我小时候读报的奢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我闻着墨香遇见知己的愿望。

遇见无数与我一样平凡教育人多彩的故事,遇见生动鲜活而有趣的灵魂;从别人的故事中照见为人师的我的现在和未来,也感受到平凡如我般芸芸众生撑起的中国教育大厦。我原以为只有我们自己才了解自己,原来还有这样一批持教师立场、学生立场、教育立场的媒体人与我们同行,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和睿智的眼光洞见教育的未来。虽然大多都未曾谋面,但是文字间便能感受跃动着的生命、闪烁着的光芒。

第一次遇见就“喜欢”,再次遇见就“相恋”,第三次遇见就“相伴”。教师身上总有一些属于教师特点的东西,比如粉笔、墨水、讲台……其实在此之上还有一些精神特质,比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比如学识渊博、情感丰盈。这些精神特质,《中国教师报》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读者,总是让读者与中国教育的脉搏一起跳动。

我把《中国教师报》带在身边,随时可取、随时可读,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总能得到借鉴或启发。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阅读刊载在《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文章《对恶意举报教师说不》,恰好邻座也是一位老师,我们就对目前少数学生家长随意举报老师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甚至引起了旁边乘客的围观。

身处自媒体时代,网络上的“快餐阅读”已经成为潮流,有人看到我还在自己“爬格子”写文章,不无好心劝导:“何必这么麻烦,用人工智能啊!”但我更坚信文字背后的力量和生命,就如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文章一样,我总能透过文字看到生命的力量。由此我又想到了教师的价值——即使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仍然不可或缺,人机对话无法取代人与人的交流,教育本就应该是情感的交融、生命的触动。

我愿意享受阅读一份报纸带来的沉淀和宁静。感谢《中国教师报》所带来的那份朴实和厚重——与一份报纸的相遇,缘于教育的那份美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