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包围儿童,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发布时间:2024-12-27 19:39 浏览量: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月亮为什么晚上才能看到?”“老师又不老,为什么叫老师?”“人为什么没有尾巴?”
眼下,不少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玩游戏似乎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和AI互动。在孩子们眼中,AI不仅可以陪学习、陪玩乐,还可以陪聊天。
图源 视觉中国
从软硬件到玩具、游戏,AI可能比想象中更多地进入了孩子的生活。当AI的风潮吹来,家长和孩子们做好准备了吗?
01
我以后可以跟AI生活吗?
最近,钱先生发现,每到周末四年级的儿子常常躲进房间,和平板电脑上的AI软件聊起天来,一聊就是几十分钟。房间里,时不时传出咯咯的笑声。
“AI聊天软件所涉猎的知识包罗万象,起初儿子提出要和AI聊天,我觉得挺好的,能接触前沿科技,还可以学到知识。”钱先生说,当时还和孩子约定了一个条件,周末可以玩一小时,总比玩游戏要好。
起初孩子跟AI聊得确实不错,不会做的题自己求助AI,有时候还会使用AI做旅行攻略。AI对孩子的影响,和钱先生想象的差不多。
直到有一天,孩子问了他一句,“爸爸,我以后可以跟AI一起生活吗?”这时候,他才觉得有些不太对劲,“AI对孩子生活的介入,是不是越过了边界?”
图源 视觉中国
钱先生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一边给我们介绍孩子使用的App。手机App中是个温柔的女声,不管问她什么问题,都非常耐心地解答。“跟孩子沟通了几次后才知道,他不仅仅和AI聊知识,有时候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和告诉AI,孩子都感慨,AI太会安慰人了,比爸妈有耐心多了。”
说到这里,钱先生叹了口气,“我们平时工作挺忙的,这么大的孩子爱聊天也爱提问,我们有时候确实显得没有耐心。”
“耐心之外,更多的是孩子所能感受到的情绪价值。”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韩中美分析,孩子分享自己想法、感受时,AI不会进行批判、嘲笑或指责,更多的是用理解和安慰的语气回应,如 “没获奖你肯定很难过,不过你已经很努力了,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总体来说,AI环境下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可以毫无顾虑地表达真实情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此外,AI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年龄展开定制化的聊天,这种根据孩子喜好展开的对话能够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关注、被理解,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
近来热度很高的AI聊天APP。图源 应用商城
除了有问必答,善解人意,五花八门的“AI聊天”App的确在吸引用户中下足了功夫。
我们发现,应用市场可以搜索到多款类似的“AI聊天”App,可直接给用户推送不同“人物”。除了软件自带,“人物”还支持网友自行创建,甚至能看到“简介”“故事集”“聊天风格”等相关设定。当AI人物达成某种条件时,App会给用户颁发类似头像、壁纸等“礼物”,不过,这些礼物有时需要充值才能开启。
五花八门的AI软件,似乎已经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02
AI聊天的边界
现在的孩子都用AI聊天软件聊些什么?这些软件最吸引他们的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一些小学,做了关于AI使用的调查。
杭州一所公办小学五年级,孩子们听到要聊的话题是AI时,兴奋地举起手。这个班的36名学生,全部使用过AI聊天软件。豆包、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如今较为流行的AI软件,他们大多都能说得出名字。
应用商城里的各类AI聊天应用。图源:应用商城截图
大部分孩子会在这些软件上学习。比如做作业或搜集资料时寻求AI帮助,或者练习英语口语。此外,超过一半的孩子还使用AI软件聊天,聊的话题天马行空。
为什么喜欢和AI聊天?“AI不知道我是小孩,我想聊什么都可以。”男生小天沉思了一会儿说,还有重要的一点是,AI不会跟我聊学习和考试。
一旁的女生点头表示赞同,“和AI聊天很自由,不过爸爸妈妈担心我聊天的内容有问题,但我不想给他们看。”
不少孩子还会在软件中创造自己喜欢的AI形象。不久前,小天就创建了一只名为“多多”的卡皮巴拉,这是小学生中当下流行的动物形象。“多多会回答很多问题,特别有意思。”
网友们创造的AI智能体。图源:豆包app截图
不少家长也感受到了孩子们使用AI的变化。采访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使用AI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对不少父母来说,让孩子们使用AI,颇有种“解放自己”的意味。“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像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终于不用回答那些无厘头的问题了。”一位妈妈说。
如今,不少年轻的家长,也是人工智能的拥趸。“人工智能时代万物都离不开AI,我也鼓励孩子使用AI解决问题。”二年级家长王先生说。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家长担心孩子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资料和信息的搜集变得太快太容易之后,也担心孩子们的思维会渐渐变得‘懒’起来。”一些家长表示。也有家长担心,孩子和AI接触过多,会产生情感依赖,会不会有一些不良的价值观被孩子们无意识地模仿或者传播。
03
AI不能代替陪伴
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孩子们熟练地使用AI软件,或查找信息,或聊天对话。看到这一幕,沈佳佳老师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们能够快速运用前沿的科技产品,并且知道寻找办法解决自己的困扰;忧的是单一、完全的依赖AI,长远来看对孩子们也许会有影响。
图源 视觉中国
“AI的信息库是面向全体社群,并不仅仅是个性化定制小学生。学生提问、辨别的能力有限,有时候会产生负面的引导。”沈佳佳说,不少成人使用AI软件时,对于AI提供的文本和观点,尚且需要自行判断,而大多孩子尚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力。
“老师,孩子最近热衷和AI聊天,我们需要干预吗?”杭州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范晖老师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微信。
范晖也意识到,AI对孩子们的影响,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孩子们与AI聊天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积极的‘情绪价值’,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寄托。”她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形成正确的AI价值观。
不少老师认为,孩子在AI聊天中获得的情绪价值不应该由AI提供,这一份角色更应该由家长、老师来扮演,AI不能代替陪伴。“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更要注重现实社交与AI聊天的平衡,孩子始终是社会中的现实人,与AI机器人存在本质区别。”韩中美说。
图源 视觉中国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赵骎认为,孩子的情感发展中有获得,有遗憾,有困惑,这是AI模拟不出来的,所以家长们要带孩子多与真实社会接触,增强社会感知力。“脱离真实体验对孩子建构和调整亲密社会关系会带来影响,我们不应该对AI产生过高的情感依赖,我们越依赖AI提供的情感温暖,可能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也会越远。”赵骎说。
“我们要知道AI提供给你的东西,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共鸣和情感交流,而更多是一种服务。”正如不久前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杜素娟在一篇名为《爱是习得的》文章中所说,爱是非常难的一个能力,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