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进入高发期 玛巴洛沙韦价格暴涨 有药店涨至300元一盒
发布时间:2025-01-05 21:38 浏览量:4
一、流感季“网红药”爆火
最近这段时间,流感病毒来势汹汹,身边不少人都“中招”了,医院里更是人满为患。在这波流感大潮中,一款名为玛巴洛沙韦的药物迅速走红,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流感神药”。它的走红,源于其独特的用药方式——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这对于怕麻烦、尤其是儿童患者来说,简直是一大福音
。以往的抗流感药物,像奥司他韦,需要连服5天,每天还得按时吃,一忙起来很容易漏服,而玛巴洛沙韦只需一次搞定,让不少患者心动不已,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二、价格飞涨,患者“望药兴叹”
不少患者反映,现在这药不仅难买,而且价格高得离谱。以前一盒玛巴洛沙韦在医保报销后,价格大概在220元左右,可如今,线下药房里,它的售价普遍涨到了三、四百元,一些线上平台更是标价五六百元,甚至更高,还常常有价无市。
在一些城市的线下连锁药房,像杭州、上海等地,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药房直接挂出了“无货”的牌子。好不容易找到有货的店,店员也表示存货极少,而且价格已经上调了好几次。
有店员透露:“进价涨了,我们也没办法,现在进货太难了,成本降不下来。” 而线上电商平台上,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各大主流医药电商平台搜索玛巴洛沙韦,很多店铺显示“缺货”,少数有货的商家,价格也令人咋舌。
原本平价的“流感神药”,一下子成了让患者望而却步的“奢侈品”。那些急需用药的患者,尤其是家里孩子感染流感的家长,只能四处奔波求药,面对高价也毫无办法,满心无奈。
三、药企、药店各执一词
(一)药企:供应不足,未调价
面对这波涨价潮,罗氏公司很快站出来发声。作为玛巴洛沙韦的生产商,罗氏表示,公司目前在国内并没有生产线,玛巴洛沙韦的供应主要依赖进口。
流感季的到来,让全球对这款药的需求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市场也不例外,需求激增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缓解供应压力,罗氏称正在全力调动全球供应链资源,紧急备货,确保每周都有一定数量的药品按计划分批次抵达中国口岸。
同时,罗氏方面还郑重声明,公司以及负责销售的合作伙伴,都未曾对玛巴洛沙韦的价格进行过调整,市场上出现的涨价情况,并非企业行为,而是个别渠道商受利益驱使所为。
(二)药店:进价涨,成本高
不过,线下药房和线上电商平台的商家们却有着自己的苦衷。多家药店负责人坦言,近期玛巴洛沙韦的进货价一直在攀升,进价高了,零售价格自然很难维持原价。一方面,药企供应紧张,拿货变得愈发困难,为了抢到货源,药店不得不接受供应商提高的价格。
另一方面,药店的运营成本也不容忽视,房租、员工工资、仓储物流等各项开支,都要分摊到药品售价里。再加上流感季大家都在抢购这款药,市场上“僧多粥少”,一些商家便趁机抬高价格,想要多赚一笔,这就导致了消费者最终看到的零售价高得离谱。
四、市场监管能否“药到病除”?
面对玛巴洛沙韦价格的失控,市场监管部门自然不能坐视不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医疗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多种药品的价格,其中大多数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这就要求药品经营者在定价时要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以及质价相符的原则,让价格能如实反映成本与供求关系,维持合理稳定。
在此次流感药物价格风波中,多地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纷纷印发抗流感药物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像山东省的多个辖区、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等地,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医药用品经营者严禁哄抬药品价格,不得在成本未显著增加时大幅提价,严格把控进销差价在合理区间,杜绝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的行为,更不能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
不过,监管工作也面临不小挑战。一方面,药品市场价格波动迅速,监管部门难以及时精准掌握价格动态,信息滞后使得一些商家的涨价行为不能被迅速察觉和制止;另一方面,取证难度大,不良商家往往以“进货成本高”“市场稀缺”等理由为涨价开脱,监管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核实成本、调查市场供需,才能判定其是否违法哄抬价格。
为了让监管真正“药到病除”,监管部门还需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追踪药品价格走势;加强与药企、药店的信息沟通,提前了解供应情况,预判价格波动;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哄抬物价的行为严惩不贷,提高违法成本,让商家不敢轻易触碰红线,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流感神药”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而非成为逐利的工具。
#300元一片流感网红药有那么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