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九批义务教育学校“双减”校内提质减负增效典型案例(三)
发布时间:2025-01-07 17:49 浏览量:2
2024年以来,云南省各地各校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双减”成效巩固提升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32个典型案例,印发通知予以推广。本期推出“双减”成效巩固提升第三期3个典型案例。
01
沧源县勐董中心完小多元化课后服务彰显边疆特色教育。
一是文化浸润心灵,民俗活动传承精神。学校构建“和·远”育人文化,着重突出民族精神传承理念,结合实际开设具有民俗体验感的唱佤歌、美食制作、葫芦丝演奏、种植等社团活动,相继组建以佤族舞蹈为主的舞蹈社团。学生在学习乐器、舞蹈等基础技艺的同时,透过美食、旋律、动作深入了解背后蕴藏的民族本土文化。二是信息技术赋能,拓宽视野界限。学校立足科技人才培养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教师专业特长,开设信息技术、科技制作等社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合作创新。通过参与科学小制作、信息技术启蒙、自然现象观察等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三是竞技运动强体,锤炼品行耐性。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开设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户外运动兴趣社团。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促进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毅力与耐心、学会团队合作。四是丰富活动,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学校开设美文朗诵、书法绘画、中国象棋、课外阅读等活动,促进学科内容与艺术鉴赏互学通融。将课后服务与“幼小衔接”进一步融合,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养成教育培养等专项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以“佤山足球小将”“佤山编程少年”“佤山合唱团”为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和思维,激发创新驱动力,积极探索适合边疆民族地区学生发展的课后服务模式。
02
沾益区望海小学优化课后服务,助推“双减”前行。
一是锚定目标明方向。开学前一周,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再学习、再安排、再强调,明确任务目标,优化服务项目。在绘画、书法、葫芦丝、跆拳道、武术等一系列课后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内容,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化,包括计算机编程、花样跳绳、足球、篮球、合唱、舞蹈、书法、手工等课程,构建丰富的体育、艺术、科技、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多元评价促发展。学校高度关注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注重多元评价,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制定“每课一监督,每日一巡查,每周一表彰,每学期一评比”的监督制度,确保课后服务有序开展。三是笃行实干谱新篇。学校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全力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搭建桥梁。课后服务时间加强过程性管理,提高授课教师服务效率,激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智慧,增强学生自信,切实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动力。
03
多地多校在创新实践中推进“五育融合”。
昆明嵩阳一小将“节气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精心打造 “跟着二十四节气去劳动” 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依据节气变化参与多样化劳动实践,探索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的融合教育。安宁市昆钢第一中学构建基础、拓展、探究三大类艺术系列课程,通过对功能教室、历史文化长廊、樱花大道等校内设施进行主题化、功能化布置,打造浸润式美育场景,夯实美育基础,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涵养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大理市第一小学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紧密结合,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同时充分利用大理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红领巾讲党史故事的“思政微课堂”,学校的小菜园、科技走廊、校友长廊、清廉文化宣传栏等人文基地也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曲靖陆良县文化小学着力打造STEAM 校本课程,以 “田间课堂” 为突破,开辟空中菜园,学生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种植面积和产量,用语文知识记录种植过程和感受,通过艺术创作装饰菜园,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植物培育,实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了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