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儿童丙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08 01:31 浏览量:13
1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以导致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2
传播途径
①经血液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共用剃须刀、牙刷、修足、文身和穿耳环孔等。
②经性接触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感染HCV危险性较高。
③母婴传播:孕妇如果感染了丙肝病毒,有可能在分娩过程中传给婴儿。研究显示,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
正常的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在无皮肤破损和其他血液暴露的情况下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3
儿童丙肝的表现
儿童丙肝的症状可能比较轻微,甚至有些孩子在感染初期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如果丙肝病毒在体内待久了,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
①乏力或活动耐力下降:孩子可能会感到比平常更累,或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觉力不从心。
②厌食:孩子可能对食物失去兴趣,食欲下降。
③腹部不适:可能会出现肚子不舒服的感觉。
④轻度黄疸:大约四分之一的患儿可能会出现轻度黄疸,即皮肤和眼睛发黄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或者在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应该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由于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可能持续存在,及时的检测和治疗对于防止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4
哪些人需要进行丙肝检测?
前面提到,丙肝在感染初期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很多人都是通过丙肝检测才查出自身患有丙肝。一般人群可以愿检尽检,但是以下高危人群一定要主动去医院检测:
①出生时其母亲为HCV感染者;
②文身、穿孔、针灸等所致针刺伤史;
③具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外科手术、血液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移植等;
④HCV/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
⑤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史;
⑥既往有偿供血史;
⑦有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日常生活接触史;
⑧具有高危性行为史,如有多个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
5
怎样预防儿童丙肝?
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疫苗可提供使用,但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丙肝:
①母婴阻断:对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HCV筛查,若HCV RNA阳性,应在尽快治愈后再考虑怀孕;已治愈或妊娠期间发现丙肝感染的孕妇,应定期产检、复查肝肾功能。需要治疗的丙肝母亲,建议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
②加强性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强调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③避免危险行为:教育儿童和家长避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行为,如不与他人共享个人卫生用品。
④预防医源性感染:在医疗机构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特别是在进行血液透析、口腔诊疗及有创和侵入性诊疗服务时。确保所有医疗操作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重复使用医疗器械。
⑤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营养和运动,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6
新生儿查出丙肝抗体阳性
是不是说明已被感染?
并非如此,由于丙肝抗体可以通过母亲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18个月以内的婴儿或幼儿丙肝抗体阳性并不一定代表丙肝病毒感染,应以丙肝核酸阳性作为其丙肝病毒感染的依据。
新生儿如在母亲分娩时发生丙肝病毒感染,在出生1-2周以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丙肝核酸,6个月后复查丙肝核酸仍为阳性者,可确诊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
7
患了丙肝还能治好吗?
目前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治愈率在95%以上!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使用,丙肝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且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疗程也大幅缩短。因此丙肝可防可治,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要去定点医疗机构,越早治疗,危害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