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能贴三伏贴吗?需要注意点啥?
发布时间:2024-08-12 05:25 浏览量:17
儿童能贴三伏贴吗?需要注意点啥?接下来,就跟随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俗话说“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也是中医学“未病先防”理念的具体运用。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此时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而肌肤腠理开泄,此时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血脉直达病处,获得温阳散寒、通经活络、激发脏腑功能的最佳效果,使机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呼吸疾病:体虚易感冒者、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腹痛、厌食、脾胃虛弱等。
调理体质(治未病):阳虛体质、气虛体质、亚健康、免疫力低下小儿。
其它小儿疾病: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正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在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伏。
2024年“三伏天”就是40天,贴敷治疗时间为(初伏)7月15日—7月24日、(中伏)7月25日—8月3日、(加强伏)8月4日—8月13日,(末伏)8月14日—8月23日。通常认为,3年为一个疗程。
2岁以下幼儿皮肤过于娇嫩,不宜做贴敷,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其次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不舒服,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
以下几类情况的儿童不宜做贴敷治疗。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儿;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儿童是不适合贴敷的。
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不要游泳、不要立刻洗澡,建议等吸收几个小时后再清洗,建议选用温水,不要搓背,清水最好,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贴敷后注意不能着凉。贴敷当天要避免过度吹电风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冷饮、冰冻之品、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等发物,宜清淡饮食。
贴敷后,局部出现少许小水泡,皮肤微红,轻微搔痒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过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儿童来说,需仔细观察贴敷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需缩短贴敷治疗的时间,及时取下药物,如果局部不适感明显或者水泡较大,不建议在家自行处理,立即去医院由医生处理。
另外,如第一次贴敷后出现了较大的水泡,说明孩子的皮肤可能比较敏感,第二次去时一定要向医生说明,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皮肤的不适感。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泡疗法,因为当时认为皮肤起泡后治疗效果更好,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泡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而且穴位贴敷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儿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泡。
需要。在伏天敷贴“三伏贴”可鼓舞正气、驱逐宿邪,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经过临床观察及贴敷后随访发现:三伏贴和三九贴结合贴敷的儿童效果普遍比单纯只接受一种贴敷效果要明显。
三伏贴,适应症虽然非常广泛,不是所有儿童都适合贴敷,应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意见,合理利用三伏贴,真正达到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