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如何科学防护?

发布时间:2024-08-13 23:20  浏览量:13

手足口病全年可发病,其爆发高峰期主要以4-7月、9-11月为主。那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科学防护?今天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解读。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disease HFND)是由肠道病毒EV 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我国以肠道病毒(EV-A71)、柯萨奇病毒(CV-A16)多见。该病特征性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逐渐变为疱疹,周围伴有炎性红晕,疱液内液体较少,不痛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该病均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7-10天可痊愈。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少数可发展为重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肺功能、预后较差。

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如何?

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密切接触是其重要传播途径,可通过接触手、玩具、毛巾、杯、奶具、食具、床品衣物等;还可以通过咽喉、粪便、唾液、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3.什么是手足口病后脱甲症?

病后脱甲症:双手多个指甲分离,部分指甲脱落,可见粉红色新生甲,无甲周肿胀,无渗出等炎性反应。手足口病后2-4周有脱甲症状,新甲于1-2个月长出。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撕扯病甲。

4.手足口病检查及治疗

检查:EV-A71(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CV-A16、IgM抗体阳性。血常规、血糖、血乳酸。

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目前研究显示对症治疗使用重组入干扰素(IFN-α)α-2b凝胶、喷雾剂、利巴韦林静脉注射疗效较好,该病均属于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故不推荐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洛韦类、奥司他韦类药物治疗。

5.手足口病如何科学防护?

1.加强隔离,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多饮水,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处理:体温升高至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口服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8.5℃超过3天)、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惊、烦躁、肢体颤抖抽搐等),提示重症可能,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皮肤护理:衣物宽松、柔软,剪短指甲避免搔抓引起继发感染;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皮肤;抗疹破溃时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4.做好消毒,室内通风;饭前便后洗手;床上用品日光暴晒;玩具、生活用具来用含氯消毒液处理。

5.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应于12月龄前完成全部接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