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的风,吹向老破小
发布时间:2024-08-16 00:33 浏览量:15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睡前视频是B站上的「爆改老破小」。看着视频中变魔术般的前后对比,让我一个装修门外汉都蠢蠢欲动。但也心生疑惑,这么大个事,就真简单到人人都能干,还没那么贵?直到前一阵,在网上刷到做室内设计的小小空间事务所。在武汉有多年旧改经验的他们,办了一个名为「叙旧:可持续的空间与回忆」的展览。以老房改造项目“哈尔的城堡”为案例,从设计到落地,全流程回顾和拆解旧改问题,讲述一个老房子的重生。
既然有懂行的人分享背后的故事,那就去凑个热闹,破解一些关于老房改造的谜团吧。
在小小空间事务所门口,就能鲜明感受到工作室的属性。入口处的墙面上镶嵌着一块异形玻璃窗,像个小型艺术装置。
门口的走廊就是这次展览的展区,空间不大,但布置得颇具巧思。透明亚克力雕刻的户型平面图,可滑动呈现Before&After对比;走廊与儿童房的小模型,清晰直观地还原了房屋结构;客户拍摄的项目过程照片变身影展,也是最出片的打卡点……
聊起小小不知何时被贴上的“擅长旧改”标签,设计总监Kun很实诚地讲,并没有刻意往这个方向宣传。公司2015年成立,起初主要做商业项目。机缘巧合,2017年接到的第一个住宅项目“灰白之家”就是旧房改造。过程有数不尽的艰辛,但好在成果惊艳。随后,越来越多客户看到旧改案例后找上门来。
// 设计总监Kun
“倒不是给自己贴标签,只是慢慢‘被迫’接受了,毕竟大家都想做更简单的事。”Kun不好意思地笑着,随即补充道,“不过,挑战性高做出来也更有成就感,这两种想法都有。”在介绍首个旧改项目“灰白之家”时,我能感受到这是他的真心话。住宅原型是90年代的单位福利房,98平米的三室两厅,红砖砌体结构不能大拆,纯属一个功能至上的“无趣”房型。而房屋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对生活方式有更多样化的需求。
// 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对比
而在阳台的窗前,一片苍翠茂盛的绿景映入眼帘。最初的心动化作灵感,设计师们在不改结构的情况下恢复了老房的生机。入口处卧室改成玄关和入户花园;客餐厅采用榻榻米飘窗,配有升降桌和储物空间;用吧台围合客厅的公共空间,划分开厨房和卫生间;书房用4米长桌打造游戏室……
阳台的宽幅绿景变身午后花园,成为全屋的点睛之笔。房屋主人后来还在阳台拍摄了婚纱照,这也是设计师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在这个彻底实现年轻人意志的新家中,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得以自由生长,就像小小公众号里说的,“我们要分享的不是设计,而是居住形态本身。”除了年轻的两口之家,Kun还分享了一个“念旧的新家”,是一家三姐妹为母亲改造的老房子。
90年代居民楼的户型和结构,采光不足,厨房和卫生间的设备老化。老人在家中住了几十年,有诸多不便也不愿搬走。而对于三姐妹来说,即使大家分居各地,母亲仍是维系情感的珍贵纽带,她值得一个更美好的晚年。因此设计重点是改善采光和提高安全舒适度,以母亲的生活起居为核心来重新规划全屋动线。
// 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对比
玄关处增添坐凳便于换鞋;核心区域多处安装照明灯;厨房更新设备、提升采光;卫生间设有安全扶手;用榻榻米打造多功能茶室,兼具收纳空间。
年长者的身体机能日渐衰退,但情感上无法割舍对老宅的念想,唯有隐忍着生活重力的加沉拖拽。而在小小的洞察与改造中,生活的褶皱之处被悉数展开,每个细枝末节都有温柔的关怀。聊回展览的主角“哈尔的城堡”,房屋主人是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姐姐弟弟。虽然只是用于过渡的学区房,但父母认为童年只有一次,还是想把这个家变成守护童梦的小城堡。房屋原型是80年代的老房子,原始格局存在不少弊端。客餐厅、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过小,房间之间存在动线冲突。楼层低,采光差、通风性不佳。
// 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对比
Kun巧妙地提出了增加走廊的想法,用一招解决几个核心问题。形成过渡地带,使房间动线互不干扰,活动区域的采光与通风也得以改善。增添过道空间后,就意味着拥有了储物柜、展示区和玄关。还用三扇拱门的造型设计,完美隐藏无法拆除的结构,打造出全屋最具风格的视觉亮点。
在全家活动的地台,靠窗门洞是通往儿童房的秘密通道。与地台一洞之隔的儿童房,书桌旁的矮柜与门洞相连,像个小型游戏空间。成年人都忍不住想来回钻,更别提喜欢满地爬的小朋友。在展览上,看着房屋主人拍摄的施工照片,从最初破旧的“工地”,到最终变身“城堡”,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这场改造的日日夜夜。
居所是生活方式的象征。家装不只是材料的堆砌、家具的摆设,它更多地承载着对房子里的人的真切关怀。
在Kun的记忆里,17年刚开始做旧改时,老房改造还没有形成热潮。当时房产正盛,大家都在购买新房。后来随着楼市冷却,出于性价比的考虑,越来越多人开始翻新“老破小”。旧改项目的核心客群中,家庭型客户占比最多,而学区房和养老房是高频出现的两大关键词。考虑到求学、养老和生活配套的便利等因素,他们对地段有特定的要求,当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新房时,老房改造就成了最优选。除了实际需求以外,正如小小在展览序言中所说的,“这里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城市岁月,也承载着一代人关于家的记忆。”
有人步入中年,却想回到儿时的家,从远方漂泊回来,老房是起点也是归途。在老社区和老房子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情感与记忆早已深深烙印在此,并非简单的“搬家”二字就能改善生活的困境。但不可置否的是,老房子都各有脾气,无一不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砌体材料的限制,多数老房无法改动结构,布局普遍以客厅面积过大、厨房和卫生间狭小局促为特点,分配比例较为失衡。还有诸多老建筑的历史遗留问题,可能涉及到物业、邻居、基础设施公司等方面的协调。
因此,在不动结构的情况下,改造重点主要集中在重新规划生活分区,设置合理的动线,最大程度利用起收纳空间,改善低楼层的采光与通风等等。老房翻新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材料和技术在迭代升级,大众对家装的认知理念也不断刷新,不光要实用,也要有审美和人文温度。生活习惯的转变让生活分区趋向精细化,比如干湿分离、个性化的私人爱好区和家庭活动的公共区。生活方式早已不只衣食住行,还有更多形而上的浪漫与生趣。聊到这里,我想起了家装节目《梦想改造家》。他们将居者的人生故事与愿景融入房子的一砖一瓦,正因注入了对人的关爱,才被称为梦想之家。
出于好奇,我问起网上的“爆改”博主。在他们的改造中,上手轻松、十万以内搞定,而对于0经验的普通人来说,实操可能性有多高?思考片刻,Kun直白地回答,很困难。印象中的类似案例,效果不达预期的占多数,而且市场装修费用平均在三千到三千五每平米。言下之意,不少博主有些夸大其词的水分,难怪网上不乏出现“踩坑”的抱怨声。他补充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想省下专业团队的费用,自身需要有极强的学习和执行能力,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坚持做下来。设计、施工、检查,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其中最难的一步是检查,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判断施工质量是否达标。Kun用扫雷来比喻,“就像在一个不知有多少地雷的雷区,潜在风险比较高。”
老房改造有大大小小的“雷”,但要论到最致命的一点,莫过于忽略房子本身结构,贸然拆除承重墙,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kun告诉我,每次旧改的前期调研,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房屋结构、以及客户想改结构的意愿是否合理。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其他状况大多是可解决的问题。看来,“爆改”如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
从设计到落地,老房改造通常以年为单位。抛开对老房子的情怀滤镜,不得不感慨,这真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硬战。就像在当下,“一夜致富”的成功学叙事早已变得陈旧虚幻。所谓“爆改”也更趋近于一种天真的理想状态,而想象与现实之间无数的大小沟壑,并不是铺几块地砖、添置几件新家具就能轻易填补的。老房改造绝非小事,毕竟家是一辈子的事。比起空有情怀的一腔热血,审慎的考量、长远周全的计划、专业且安全的执行,才是老房改造踏上正轨的第一步。
「你会选择老房改造吗?」
- 上一篇:怕冷的人冬天怎么穿
- 下一篇:创意十足:儿童英语节目融入川剧表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