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孤独症儿童可获三大关爱服务!三类家庭速看
发布时间:2025-03-24 08:51 浏览量:7
不久前,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相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推动我国困境残疾儿童权益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有利于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一、应准确理解“困境孤独症儿童”
儿童不仅属于家庭,也属于国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公平公正,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境儿童,出台若干政策文件保障困境儿童权益,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将目光聚焦在困境孤独症儿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该文件,首先应对“困境孤独症儿童”有正确的理解。通知提到,困境孤独症儿童指的是困境儿童中经确诊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
那么,何为困境儿童?《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给出了解释,即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而孤独症则是一类有严重致残可能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由此可知,困境孤独症儿童可分为三类:一是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孤独症儿童;二是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孤独症儿童;三是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孤独症儿童。
只有正确、科学地理解“困境孤独症儿童”,才有助于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关爱服务,才能更大限度地助力他们成长。
▲《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相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图为困境孤独症儿童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二、需把握三个关键点:
兜底保障、家庭帮扶和融合服务
《关于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包括7个方面内容,其中,有三个关键点是认识和理解该通知的核心,即兜底保障、家庭帮扶和融合服务,需着重了解和把握。
首先,困境孤独症儿童普遍面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因此,为他们提供兜底保障是非常必要的。通知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强调了“兜底”。即第二条“加强生活保障,兜准兜牢底线”,强调:“各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暂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加强政策宣传,提升政策知晓率。符合救助条件的,经监护人申请,根据困难类型和困难程度,按规定给予救助帮扶。”第三条“发挥机构职能,提供兜底监护”,要求:“各地残联组织要协调相关专业机构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并依申请将符合条件的机构及时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由上可知,通知特别强调从生存保障和0~6岁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两方面下功夫,兜住生存的底,兜住康复的底,这样困境孤独症儿童最急迫、最需要的两个需求才能得以满足。其他具体举措,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遵照通知执行即可。
其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和终身老师,而困境孤独症儿童由于养育的难度和压力较大,往往仅靠家长的力量不足以促进其成长,因此通知第四条专门提出“加强家庭帮扶,提供监护支持”,要求:“各地残联组织要发挥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各类孤独症家长组织作用,推动将困境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纳入孤独症儿童家庭互助服务范围。”从该部分内容可以看到,残联在为困境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帮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各地残联可以在为该群体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帮扶方式。
第三,困境孤独症儿童帮扶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因此,通知要求:“开展困境孤独症儿童社区融合、教育融合、就业融合等服务,帮助其融入社会生活。”事实上,轻中度孤独症儿童经过有效帮扶,能够具备学习、就业的能力。比如有些孤独症患者有较好的空间细节记忆力,因此他们经过规范培训和教育后是完全可以胜任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师等职业;孤独症患者规则意识较强,因此他们比较适合从事图书管理员、数据分析师等工作。为此,通知中提到了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社区)关爱服务困境儿童的工作站点以及学校、能够提供职业培训的公益慈善项目等,分别为困境孤独症儿童提供融合服务,在此不加以赘述。
最后想强调的一点就是,通知特别要求各地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要注意保护困境孤独症儿童个人隐私,这也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心声,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个群体人权保障的重视,应严格遵照《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要求执行。
总之,关爱困境孤独症儿童,促进其成长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伸出援手,才能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
- 上一篇:梦想胶囊点亮童年希望
- 下一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发布,河北两项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