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怎样运用AI推动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5-03-28 09:00  浏览量:3

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生态,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作为校长,如何深刻理解、认知并运用AI来推动教育变革?基于25年数字化探索的经验,笔者采取了以下关键行动,助力学校实现AI驱动的教育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构建智能学习生态,推进混合学习实践

智能学习生态旨在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互动、多元探索的学习环境,满足他们成长的内在需求。智能学习生态不仅支持儿童的个性化成长,更通过数据分析,为他们提供精准、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关注。其核心在于满足儿童对技术的天然渴求,让他们在自由而和谐的数字环境中成长。例如我校构建了“私域AI学习平台”,集成各类优秀AI大模型,根据师生的学习需求定制开发了相应的AI应用,同时在理念层面构建尊重儿童的学校文化。在这种生态中,儿童能有效利用AI进行创造性学习,不断激发其探索精神。

在AI的支持下,学校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构建了融合虚拟与现实的灵活混合学习空间。这一数字学习空间不仅是物理教室的延展,更是线上与线下资源深度融合的体现,持续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混合学习模式结合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数字资源的优势,使学习更加灵活高效,并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AI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路径,支持他们自主探索并通过实时反馈提升学习效果。我校自建校以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慕课技术构建云端学习空间,这一做法突破了时空限制,延展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社交与学习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技术赋能探究式学习,增强儿童的问题意识

儿童的问题意识在AI时代尤为重要,校长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聚焦儿童问题意识培养的课程体系,让儿童在问题探索中成长。学校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构建统整式、项目型、数字化等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儿童在课程探究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中成长。

在课程学习中,AI技术应被充分应用于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儿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伴随技术环境成长,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学习已成为他们的基本需求和权利。通过在课程中融入AI技术,儿童可以获得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借助技术的力量找到解决方案。但也要认识到,AI技术只能作为认知与理解的助力,不能替代儿童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探索。教育的关键在于为儿童创造广泛应用AI的机会,促进他们在主动探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创造潜能,最终成长为独立问题解决者和创造性学习者。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如今,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创新的引领者和协作者。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特别是AI素养,以应对新时代教育的需求。教师要更好地将AI技术融入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探索。学校应帮助教师理解AI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探索将AI与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体系结合的路径。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革新学校管理机制

构建与AI应用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也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相对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体系完善应聚焦学生如何利用AI进行创造性学习,尤其是通过AI的支持提出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展示创新成果。要重视表现性评价,通过项目展示和作品创作等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深度,强化知识运用的能力。如此,评价不再只是衡量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对学生在AI环境中主动学习、批判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

学校管理机制的革新也同样重要。传统管理体系难以匹配AI技术的需求,无法灵活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学校可引入“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结合项目化、清单式和数字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管理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只有管理机制与AI技术深度契合,教育变革才能够落到实处。这种与AI应用相契合的管理体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稳固支撑,确保学校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真正实现AI赋能下的教育创新。

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变革不仅在于技术的应用,更在于理念的更新与系统的重构,通过AI赋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培养他们在未来竞争中展现卓越的能力。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实验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28日 第05版

作者:唐晓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