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中山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2025-03-28 05:34  浏览量:4

当前中山市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越来越多,随着随班就读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破解?2025年两会,中山市人大代表、中山市香山小学校长郑凤姚带来了《关于加大随班就读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的支持力度的建议》,建议把康复经费延长至随班就读阶段,制定特殊学生陪读和休学政策。

中山市人大代表、中山市香山小学校长郑凤姚。

据悉,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除进入特校就读的特殊儿童,根据地段安排到附近公办小学随班就读。郑凤姚表示,虽然中小学虽努力开展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与同龄人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学习成长,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普通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师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学校缺乏专业教师提供特殊教育支援,体现在特殊儿童在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上与班级同龄孩子的差距较大,导致其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

二是部分特殊儿童对班级干扰大,有攻击性,造成普通学生家长担心同班的特殊儿童影响自己的孩子学习,对特殊儿童持排斥态度。

三是特殊儿童进入学校随班就读后,政府根据评估结果对已认定的儿童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购买特殊教育服务,但由于部分家长不愿意对子女进行评估,所以随班就读的实际学生数远超于评定的人数。学校相关经费聘请专业特教老师服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四是为帮助特殊儿童顺利随班就读,学校会和部分有攻击性或不能自控的特殊儿童家长协商,采取陪读的方式到校共同帮助儿童,但家长陪读后,影响了家庭的收入,造成家庭负担压力大;另部分家长不愿意陪读,激化为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家长间的冲突。

对此,郑凤姚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把康复经费延长至随班就读阶段,根据相关文件,中山市现有的特殊儿童康复经费只支持0-6岁的儿童,用于到专业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建议将中山市特殊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范围从0-6岁延长至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入校随班就读后,急需持续康复支持以顺利融入学习生活。把康复经费延长至随班就读阶段,支援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内康复。

同时,建议拓展经费使用范畴,拓宽中山市特殊儿童康复经费的使用领域,着重扶持学校开展康复工作。一是加大购买特殊教育服务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和专业帮助。二是设立专项申请款项,补助陪读家长(或聘请陪读老师)、需要送教上门的家庭(每个家庭都需要专人在家照料)。可设立严格审核机制,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确保专款专用。有效缓解家长经济负担,使其专注孩子学业、心理与生活照料,为特殊儿童成长赋能。

此外,建议制定特殊学生陪读和休学政策。为保障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同时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制定特殊学生陪读机制(家长或聘请陪读人员),旨在解决有攻击性、情绪失控、行为难以自控或对教育教学造成持续干扰,同时,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如患病学生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监护人应当向学校申请休学。学生监护人不申请休学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病情作出休学决定,并送达学生监护人。学生监护人对学校休学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司法鉴定,经鉴定,学生无需休学治疗的,学校应当撤销休学决定。

采写:南都记者侯玉晓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南方都市报中山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