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之五——宝宝冷了!宝宝热了OR冷了!

发布时间:2025-03-26 23:04  浏览量:4

大家都知道,刚刚出厂的手机、电脑是一张白纸,除了稳定性不好以外,它的功能类似于一张白纸,除了充电、耗电以外,好像没有其他的功能了。

其实,刚出生的小朋友也是一样的,他们除了哭闹、吃奶、拉尿以外,其他的功能都聊胜于无!如何给宝宝合适的穿衣就是比较坑的一个点,这和宝宝们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是有关系的,也就会出现一会儿热了,一会儿又冷了的情况,不禁让很多宝爸宝妈们无奈的叹息道:带娃路上真是处处是坑!

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宝宝是热了还是冷了呢?

摸手脚?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朋友们常选择判断宝宝冷热的部位,但很遗憾,这是错误的选项。

其实,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朋友,他们分配给四肢的血液远远少于分配给四肢的血液,而四肢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如果此时遇到冷空气导致血管收缩,四肢供血不足,继而出现手脚发凉,因此,我们会发现小朋友的手脚要比成人冷,不过,这绝对不能成为判断小朋友冷热的情况。

摸颈背部?

在临床上,更建议通过摸小朋友的颈背部来判断他们的冷热。

如果小朋友的颈背部温暖、干燥,大多提示冷热适中,衣着恰到好处!

如果小朋友的颈背部汗多,多提示热了,多为穿多了!

如果小朋友的颈背部偏凉,多提示冷了,多为穿少了!

我们通过上面的内容,大概的掌握了如何判断宝宝冷热的问题,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给宝宝们穿衣服比较合适呢?

1.穿衣适量,宜少不宜多!

宝宝汗腺的分泌功能比我们成人旺盛得多,并且,他们又是闲不住,精力十分的旺盛,也就是“充电两小时,放电一整天”,这会导致他们汗液的分泌较多。

因此,建议宝宝衣着稍微少一点,这不会冻着宝宝,还可以使他们的体质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感冒等。

如果给宝宝穿的衣物多了,可能会导致宝宝汗液分泌增多,首先会导致宝宝体液丢失,严重的有发生脱水的风险,同时也会导致宝宝的毛孔持续的处于开放状态,导致感冒的发生。

2.出门多带一件,有备而无患!

春秋季节,天气变化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一早一晚,有的时候,家长朋友们还没有感知到宝宝的冷热,他们就已经感冒了!

因此,建议在季节交替、温差比较大、气候多变的区域,尤其是出门在外的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给宝宝多带一件衣物,以防天气突然变化而措手不及。

记得有次,我给我家宝贝穿了个小棉袄,结果没过一会儿,小家伙就开始哼哼唧唧,一摸脖子后面,湿漉漉的一片,原来是穿多了!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给小宝宝穿衣服,总体原则就是比大人多穿一层,但绝对不能过热。

增减衣物要及时,同时也要适量!

有数据表明,对于宝宝较为舒适的外界温度未26℃左右,我们在给宝宝增减衣物的时候,可以按照穿衣温度等于26℃减去室内温度这个简易公式进行换算,

比如薄棉毛衫相当于1℃的穿衣温度;

厚棉毛衫相当于2℃的穿衣温度:

薄外套相当于3℃的穿衣温度;

棉背心相当于4℃的穿衣温度;

薄羽绒服相当于6℃的穿衣温度;

厚羽绒服相当于9℃的穿衣温度。

举个例子,如果室内温度为23℃,那么孩子的穿衣温度相当于3℃。

换算下来,也就是孩子可以穿一件薄棉毛衫加上一件厚棉毛衫就可以了。

总之啊,养娃就像打游戏一样,得不断摸索、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宝宝的穿衣方式。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成为育儿路上的高手,让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