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爱”日记 — — 守护留守困境儿童

发布时间:2025-03-28 21:08  浏览量:4

是检察官也是“法治老师”

2025/03/26

天气:晴

记录人:秭归县检察院“橙爱”工作室检察官

今天下午,我们联合团县委来到留守儿童较多的秭归县梅家河乡初级中学,重点围绕“预防校园欺凌、警惕网络犯罪”两大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我们化身“法治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同学们易于接受的“法治小故事”。在讲授预防校园欺凌环节,我们通过展示真实发生的校园欺凌案例报道,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欺凌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从肢体冲突到言语辱骂,从排挤孤立到网络暴力,帮助同学们准确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欺凌风险。不仅如此,还分享了遭遇欺凌时的应对方法,鼓励同学们勇敢说“不”,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逐渐向青少年群体渗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聚焦网络诈骗、“两卡犯罪”等常见网络犯罪类型,深度剖析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心理陷阱,提醒同学们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谨慎添加陌生好友,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为增强互动性,我们设置了问答环节,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在问答中巩固所学法律知识,锻炼应对校园欺凌和网络陷阱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还为同学们送上了“法治宣传手册大礼包”,同学们兴奋地跟我们说:“这次法治课学到好多有用的知识,以后再遇到网络上奇怪的人,我肯定不会上当!”“我们都要学会勇敢自信、自尊自强,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不欺弱小、不惧暴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是检察官也是“爱心妈妈”

2025/03/26

天气:晴

记录人:秭归县检察院“橙爱”工作室检察官

今天下午的“法治进校园”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踏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旅。“爱心妈妈”不仅是一个有温度的称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积极响应县妇联号召,主动报名成为“爱心妈妈”,精心准备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走进留守儿童家中,为结对关爱儿童送去关怀。

小朋友开心地接过玩具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我们和爷爷奶奶交流孩子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家庭困难,嘱咐老人履行好监护职责,其他的伙伴们与孩子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给予鼓励和安慰。

我们作为“爱心妈妈”们充分发挥职业优势,将司法保护融入关爱行动,按照“满足一个微心愿、送上一堂法治课、开展一次家庭走访、设立一个小信箱”的“四个一”模式,从物质援助到精神关怀,从法治教育到心理疏导,全方位填补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失。

是检察官更是“最温暖的依靠”

2025/03/27

天气:多云、大风

记录人:秭归县检察院“橙爱”工作室检察官

今天,我们和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来到被害人小恒(化名)家中看望他,小恒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出走,在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醉酒烧伤后,他就成了我们心中最深的牵挂。

“阿姨,我身上的伤还是很疼......”小恒看着我们小声说道。“小恒的伤目前如何护理、是否需要到医院进行再次治疗、平时在家喜欢干什么......”见到小恒和奶奶后,我们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小恒爷爷年后刚去世,奶奶已经76岁,身体状况欠佳,经济窘迫,平时到地里干活就把小恒送到邻居家中照看,小恒目前的生活状况、康复后护理情况等让我们倍感担忧。

走访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公安机关、法院、民政、妇联、当地政府等部门再次联系,就小恒目前生活状况、后续治疗、监护情况等进行沟通,联合各部门力量,共同让小恒走出困境。

两天充实的行程结束了,伴着返程路上的街灯,我们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举着法治宣传册的笑脸、老人浑浊却认真的眼神......忽然明白,播下一粒法治的种子,或许能改变一群孩子的未来,每一次综合司法保护的努力,就能给予留守困境儿童多一点照顾与关爱。法治的微光,终将照亮每一寸需要温暖的角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