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六龄童”在厦门上小学先理清这些要点

发布时间:2025-03-30 00:01  浏览量:5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3月29日讯(记者 梁静)“二孩三孩能上热点校吗?”“集体户会被统筹到哪里?”“房户分离该怎么报名?”……今年厦门的小学招生方案预计近日公布,每年这个时候发布的全市小学招生工作方案,是全市招生政策的大框架,会明确招生原则、招生对象、报名时间以及各类适龄儿童的入学办法等内容。由于个体情况差异较大,不少家长对招生政策的细节存有疑惑。

本期《海峡教育》周刊结合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梳理“幼升小”的招生要点和常见困惑,希望对家长有所助益。

房户“两一致”

二孩三孩也能上“热点学校”

厦门“热点学校”近几年的招生规定是:“同一套房产每六年只能有一名适龄儿童在片区内的小学就学,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意思是同一套房产,每六年内只能有一个孩子在片内的小学上学,同一对父母的其他子女则不受这个限制,即二孩、三孩也都能在这所热点小学就读。

划重点:如果是房户一致,多子女家庭也可以上同一所小学,包括热点小学。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热点学校”片内的这套房产已有一个孩子占了学位,即使卖掉房子孩子也转了学,若这个学位还没有满六年,也不能再接收该房产新业主的孩子就读。关于房子的学位是否被占用,可以咨询前业主、居委会或学校。

近几年的招生文件中还有一项表述许多家长搞不清楚,即“适龄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并拥有片区房产的产权达六年以上(含六年),适龄儿童及其父亲(母亲)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且户口同册,并实际居住1年以上”,这种情况不用执行“每六年一套房产一学位”。

意思是:祖父母的几个孩子的孩子,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就读,但有的区要求孩子的父母必须是无房户,有的区要求只能照顾“同一对父母”的孩子。具体看各区细则,因为不同区面临的就学压力不同。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即使上不了“热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会把孩子就近统筹到其他学校,不会没书读。

集体户无论是否住在片内

都上不了“热点学校”

“热点学校”招生对象除符合“两一致”外,还需符合额外条件,集体户不符合“两一致”,上不了“热点学校”。

因为“热点”意味着“入学矛盾突出”,也就是片内生源爆满溢出。既然片内“两一致”生源都爆满了,就再没有学位能空出来接收集体户。

总有集体户家长对“两一致”有误解。关于“两一致”,近几年招生文件的表述是:“适龄儿童与父亲(母亲)户籍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一致(指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在其户口簿记载的住址与实际住所一致)。”有家长以为户口挂在社区,在社区租房子,就能算“两一致”,其实不然。“两一致”一般指的是户口和居住地在同一套房产里,把户口挂靠在亲戚朋友(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除外)的挂靠户,也不算“两一致”。集体户无论是在片内租住还是没有在此租住,基本没区别,只能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不过,往年个别区在统筹时,会综合集体户落户年限和居住地来考虑。

招生文件中“适龄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确无房产,父亲(母亲)租住片区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适龄儿童及其父亲(母亲)还应在片区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并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证明材料。”这句话里所指的“租住片区房屋”,必须是公租房。

不过,只要是厦门市户籍,无论是集体户还是家庭户,无论有房无房,都能在厦门上学,绝大多数区的集体户都能在公办校就读。

房户分离可按集体户报名

也可申请积分入学

房户分离的情况很常见,但招生文件里一般不会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特别说明,需要家长根据政策和自身实际,选择具体在哪里报名。

户籍在岛内,房产在岛外,若在岛内报名上小学,会在户籍所在区统筹,其实就是按集体户看待。关于具体会在哪些学校之间统筹,目前尚未明确,这要等到完全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孩子报名之后才会公布。

以思明区为例,去年思明区集体户的统筹学校有13所,包括:文安小学、定安小学、仙岳小学、开禾小学、演武第二小学、滨东小学七星校区、金榜小学、金鸡亭小学、会展南小学、观音山音乐学校、云顶学校、何厝小学、滨海小学。去年湖里区集体户的统筹学校有24所,不过,各区每年的统筹学校都不太一样,会有变动。“在户籍所在区统筹”的意思,就是不会被统筹到其他区就读,例如思明不会统筹到湖里,岛内不会统筹到岛外。若在岛外只有房产没有户籍,基本上在岛外也只能参加积分入学。

一般情况下,包括房户分离选择在户籍区报名上小学在内的各类集体户,参加统筹都要填志愿。多个区对集体户的统筹办法,都是按孩子的落户年限排序,并结合志愿进行统筹。

因此,对于不完全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户籍人口,现在也无法判断能不能确保上户口对应的片区小学,如果按顺位录取,若是等到录取完全符合条件的生源后还有空位,就会接着录取某些条件不达标的,届时各区教育局都会有说明。

有房但是没有户口的,或是户籍人口要跨行政区就读,都要参加积分入学。需要注意的是,岛内两区户籍人口无法通过积分入学跨区就读。也就是说,湖里区户籍不能在思明区参加积分入学跨区就读,反之亦然。而且,同一个行政区也不能通过积分入学来实现跨片区就读。

积分入学“分数线”不固定

无法提前知晓

积分入学,拼的就是积分。经常有家长问,为什么不早点公布厦门公办小学的积分“分数线”,为什么不早点公布学校名单和学位数量,早点公布才能让家长心里有数。这里有个先后顺序得先理清楚。

积分入学工作有明确的流程,顺序是:家长进行积分入学申请,之后区教育局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家长进行积分确认、区教育局核算并公示积分、核算并公布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及其学位数情况、随迁子女网上填报入学志愿、电脑派位,公布派位结果。从4月份开始报名,到7月底电脑派位,其间会持续2个多月。

每年厦门具体会有哪些学校还有多少学位可以提供给随迁子女,要等录取完厦门市户籍的孩子和符合政策规定的台港澳侨外籍适龄儿童以及享受政策性照顾的人才、军人、公安、消防救援等人员子女之后才能核算出来。尤其是家长们最关心的积分“分数线”,每年,公办学校也并没有明确和固定的录取积分“分数线”,这要根据公办学校的剩余学位数、随迁子女的报名人数及积分高低来确定。

各区的学位总量就那么多,如果户籍人口增加,供给随迁子女的剩余学位就会随之减少。能否留在厦门上公办小学,要根据自己的积分排名和自己申请的区所提供的学位情况来判断。此前每年都有几个区会多次提醒积分较低的随迁子女,要做好回原籍上学的准备。

领了《通知书》不代表录取

要记得按时报名

小学报名所需提交的材料中,有一份材料叫《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

一般情况下,这张《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会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在小学报名的前一周,逐个打电话通知家长领取,个别区由学校直接发放。往年有不少家长问:“我们都领到《通知书》了,应该就是被某某学校录取了吧,不然专门发《通知书》干什么?”注意看,《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并不是“录取”的通知书,而是孩子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通知书,它只是报名时必须提供的材料之一。

从去年思明区发放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看,这份《通知书》通知的是你家孩子已到了入学年龄,根据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其中明确了该区小学报名时间、网上报名地址以及最终录取结果和注册时间的查询办法。一般情况下,在现场报名或新学期开学到校注册时,需将这份《通知书》交给录取学校存档备查。有些区的社区居委会还会在发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的同时,向家长发放一份《居住证明》,由社区居委会盖章证明孩子的父(母)和孩子现居住在该片区。

也就是说,拿到了《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并不代表被录取了,《通知书》和录取完全是两码事,一定要记得按时报名。

还有,孩子在哪读幼儿园和在哪读小学没有丝毫关系,读小学看的是户籍,不是幼儿园学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