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 pk学区房,利好还是利空?

发布时间:2025-03-30 15:55  浏览量:6

一则最新教育部通知再次引爆学区房的神经。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四个严格",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以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

同时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化,维护良好教育生态,通知还表明要加强流动儿童入学保障,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等。

上述教育部通知就是落实本月闭幕的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篇中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以本次教育部提出的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严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以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都是落实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提法就是"就近入学"。到底什么是"就近入学"?以前也多次提出过"就近入学",而本次把"就近入学"放在第一条,还在前面强调了严格实行。显然以前对于"就近入学"的执行有疏漏,所以才有了本次教育部强调的严格实行。

那么以前的"就近入学"到底哪里出了疏漏?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违背。其实本次教育部通知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化,维护良好教育生态,通知还表明要加强流动儿童入学保障,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等。

这段就是说以前的"就近入学"不公平,破坏了教育生态,没有保障流动儿童入学,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等。

上述的不公平就是我前面文章多次提出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乱象,就是市场跟保障的混淆。比如学区房就是混淆了市场+保险。

炒作学区房打着"就近入学"的名义,让义务教育跟房子的产权挂钩,只有买房才能入学,让受教育权力变相成为商品进行了流通炒作。这里不合理的地方是让受教育权力跟产权挂钩了,因为产权是可以流通的市场化商品,而受教育权力是不能流通的保障权力,绝对不能让保障体系的受教育权力流入市场沦为商品进行炒作。

所以真正的"就近入学"应该是让受教育权力跟房子的不能流通的使用权挂钩,也就是租房才能入学。而买房人如果住在房子里才能入学,而不住在房子里即使买了房子也不能入学。

总结一下最新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这里的近是指的使用权而不是产权,也就是让租房跟买房都能平等的享受周边的教育资源,同时要对义务教育学校做到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回到本文题目的话题,就近入学对学区房是利好还是利空?也就很清楚了答案就是对租房是利好,但是对卖房是利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