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芳 | 文化心灵、童年诗性与人间大爱

发布时间:2025-04-08 11:27  浏览量:11

林彦深耕儿童文学创作多年,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曾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九歌》是林彦停笔14年以后的长篇新作,凝结了他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儿童的深刻思考。本期刊发孙建江、徐妍、李利芳三位专家的评论文章,与林彦的创作谈互为参照,引领我们走入《九歌》的文学世界。

——编 者

《九歌》,林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6月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走过百余年发展历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强化“儿童文学的中国道路”的经验总结、价值阐释与理论研究是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学科的核心任务,其中对文化主体性持非常自觉的态度与特质鲜明的作家都是重点个案研究对象。林彦的儿童文学创作坚守纯文学品质,积极追求儿童文学汉语写作的审美理想,潜心于经典文学价值目标,新作《九歌》沉淀20余年出手,实力不凡,其严谨的创作态度与超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了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精神风貌。《九歌》从童年立场出发,用孩子的心灵打通历史与当下的对话,用诗歌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心灵,在儿童主体成长中演绎中华文化的诗性精神,在全人生视域内照亮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作品从文化传承、童年诗性美学、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等多个维度彰显出独属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情感想象、审美智慧与价值意义,是一部可以用来分析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审美经验、促进儿童文学理论命题深化与推进理论创新的优秀作品。

《九歌》在原创儿童文学版图中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在于作家林彦以童年价值关切为轴心,创造性地调用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突出中华美学精神,强化儿童文学的审美属性,追求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着力于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品质。作家将作品题名定为“九歌”,以向经典致敬的情怀着力于在儿童群体中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林彦对“诗歌”这一文体有非常好的感受与驾驭能力。他将诗歌视为儿童的文学素养、心灵自由、道德人格、文化记忆传承中的重要载体与内容。在他看来,“诗”是有历史、有生命、有灵魂的实体,写诗必须回到诗的源头中去寻回诗本身。能看出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期浸润与热爱,在作品中他以“阿黎”这个儿童人物象征了一代代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诗性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热爱诗、擅长写诗的民族会有怎样的性格气质?如何剖析童年自带的诗性与伟大的诗篇对童年诗性的再造?如何将当代儿童成长命题有机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心灵深处,提取中华民族气节中的关键价值内核以启润新时代儿童精神,使之茁壮成长?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林彦的《九歌》中清晰地解读与探讨。

《九歌》插图

“黄斑是时光走过的足迹”,林彦用诗样的语言写作小说,言简意赅,凝练精致,余韵悠长,他将汉语言的文辞之美与深邃意境经营得淋漓尽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是培养儿童母语能力最主要的渠道。文学以最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语感,培养儿童对语言本体的好奇、敬畏与创造意识。林彦的语言能够成为儿童文学的典范写作。

林彦大胆地将屈原的《九歌》与儿童阿黎的《九歌》进行互文。不仅屈原,在阿黎的诗歌中,《诗经》、李白、杜甫、陶渊明、郭沫若、戴望舒、顾城等中国诗歌历史上的名家名篇被信手拈来,经典诗歌意象被自然化入上世纪80年代栖镇的童年生活中,化入保育堂内外一群孩子难忘的童年时光中。林彦用诗歌意象作为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无论是章的题名,还是章节里面的题名,均以“意象”作为组织逻辑。小说共九章,由阿黎创作的九首诗歌来提领,每一首诗中的若干意象又构成每章中节的题名。诗歌是浓缩的语言与思想精华,小说是对诗歌的人物与情节的展开,抒情性文体与叙事性文体相融,诗与事互释与互证,揭示出回忆性写作的情感本质。诗性无处不在地流淌在林彦的小说中,它既是文化传统,是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又是童年自在的生命特性,还是成人回望儿时的情感维系,往事皆为诗,时光的碎片与人生的奥妙全在一首首诗里。在林彦笔下,童年诗性与文化心灵历史性地相遇,亘古流传。这是他对原创儿童文学最大的美学贡献。

《九歌》插图

《九歌》用诗来叙说儿童的成长。小说以保育院这一特殊成长空间,意图逼问与再现成长的多种形态,透视由内外合力建构的成长本质。成长是儿童向内的自我发轫与成人由外部无私施爱的一部协奏曲。爱是成长的终极动能。离开爱,成长无以正常打开。没有爱的人生是无法自证的。《九歌》是一部表现人间大爱的杰作,它以保育堂伟大的父爱与母爱向世人诠释爱的本质。爱无关血缘与利益,它是生命对万物的态度,是积极生命观的具体表征。爱与情感密不可分,但也体现为深沉的理性之美。小说中的父亲为了养育一群孩子,几番放弃个人事业,面向未来坚守本性中的美善品德与人间大爱,彰显了中国人文化心灵的精神底色。

成长的极致形态关乎救赎。试错与犯错伴随了整个童年进程,或大或小。“三和尚”是《九歌》中的中心人物,小说漫长的叙事皆围绕他的灵魂救赎展开。文学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理学,林彦在努力勘探一个孩子心灵的暗旅。保育堂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它有强大的吸附力,将家园的毁灭者改变为建设者。诗是人类高尚的栖居方式,爱是世界可以被救赎的唯一保障。《九歌》将诗与爱协同思考,写出了中国人文化心灵中的童年镜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