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儿童,成就适宜教育

发布时间:2024-09-01 11:54  浏览量:12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康宁在《儿童究竟是什么人》一文中,从独特的儿童命运视角,深刻剖析了为何要解读、理解和关爱儿童。

儿童来到这个世界,犹如被命运之手随意抛入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无论生于贫困之家还是富裕之门,白人家庭或是黑人家庭,都只能被动接受这个既定的起点。家庭,作为他们降临后的第一个处所,承载着他们最初的成长记忆,却非他们所能自主挑选。同样,儿童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居住区域,被抛入其中,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开启人生旅程。再者,儿童无法决定就读的学校和班级,并非想上哪个学校就能如愿以偿,而是被学校“抛入”特定的班级,开启求学之路。从这些层面来看,所有的儿童无疑都是弱者,真正意义上的弱者。

以往,我们常常从成人相对儿童的“力量”角度出发,认为儿童是弱者,无法与成人抗争,所以成人对儿童应有爱心和包容心。然而,这种认知多少带有居高临下施予的意味。但当我们从儿童的命运视角去审视,即儿童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便会惊觉成人对儿童其实是有“原罪”的。因为正是成人的世界构建了儿童所处的环境,让儿童成为了弱者。如此一来,我们成人对儿童应当怀有负疚之心和怜悯之情,甚至可以说,我们需要向儿童“还债”。

这样的视角或许能助力我们更好地与儿童共情,深入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很多时候,我们声称自己拥有“儿童视角”,但仔细审视便会发现,我们往往只是站在“成人的儿童化视角”去解读儿童,偏差也因此在所难免。要真正精准地解读儿童,唯有倾听他们的声音。不仅要听听儿童怎么说,还要看看他们怎么做。教师甚至需要尝试代入儿童的角色,用儿童的逻辑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的“四块糖故事”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智慧,充分彰显了对“儿童立场”的精彩解读。当孩子犯了错,教师找孩子谈话本是常事,但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居高临下的训斥、打骂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引发抵触情绪,导致交流无法顺畅进行。而陶行知先生在与犯错的孩子交流时,开口便以赞赏的语气肯定了孩子的准时与守信,用生活化的场景营造出平等的交流氛围,为后续的沟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陶先生并未因孩子犯错就无端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也没有夸大孩子的错误,而是充分尊重孩子。在经过调查了解事情原委后,他表示理解孩子的行为。最后,陶先生给了孩子第四块糖作为奖励,并对孩子说:“你的行为非常难得。”这种赏识和鼓励,不仅肯定了孩子的自我反省,更有可能激发孩子内心的积极性。自始至终,陶先生对男孩的教育都是积极而正面的管教。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接纳孩子的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情绪,把孩子当作应当平等对待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儿童思维的方式、行为的内核,真正建立全新的儿童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儿童成长。

真正的“以人为本”“儿童立场”,应当是明晰儿童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有效的教育支持。对于合格的老师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只有读懂儿童,才能给予他们适宜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让我们以更深刻的理解和关爱,去拥抱每一个被命运抛入世界的儿童,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温暖与力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