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突然抑郁了?这部央视纪录片,揭露了无数家庭背后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4-10-19 15:30 浏览量:11
女孩:“我想养蛇,还有蜘蛛。”
父亲:“我们家里小,不适合养这些。”
这段对话,发生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家庭治疗的现场,父女俩一开口便陷入了僵局。
但一旁的咨询师并没有急着去否认女孩,而是对背后的动机表示好奇:
养这些动物,意味着什么呢?
女孩沉默,然后用手揉了揉眼睛,哽咽地说道:
“家长经常不在家里,我不能一整天都看手机,然后我就想跟它们玩......”
养宠物其实是为了陪伴孤单的自己,而相比于养小猫小狗,选择蜘蛛和蛇则更能引起爸爸对自己的关注。
这个场景,来自央视最近做的一档节目《相对论》,而这一期谈的,是这几年备受关注的「少年的抑郁」以及父母的担忧。
难得的是,这期节目聚焦于家庭,非常细节地呈现出了:
抑郁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家庭环境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
育儿过程中,我们难免会觉得孩子很难搞:无法沟通,总是出各种问题,无从下手。
但这期节目直接呈现了,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家庭有很多沟通错位。
今天的文章,我想和你分享当中3个养育视角,看完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难搞。
孩子的「问题」,或许正是「办法」
现实中,不少家长都会遇到前面父亲的困境。
孩子做出某些出格行为时(如提出养蜘蛛和蛇),家长习惯去以「对错」的角度去看,把孩子不对的行为视为需要被解决掉的「问题」。
可往往我们越是用力规劝,孩子越是不改,双方一直僵持。
这时,不妨去换一个思路去看待:
孩子的出格行为并非「问题」本身,
而是他们为了解决另一问题,所采取的「办法」。
如小女孩提出养蜘蛛和蛇,实质上是要解决「缺少陪伴和关心」的问题。
曾经我遇到一位妈妈来求助。
女儿不愿意和她说话,如果妈妈稍微主动去关心,女儿会突然暴怒摔东西,或是大叫。
妈妈既担心又害怕,生怕女儿疯掉了。
她一直问我,女儿到底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
我一点点给她分析,教她如何观察和倾听女儿,包括寻求心理援助。
可妈妈依然焦虑无比,一遍遍地重复着“我就想要她能立马好起来”。
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结束对话,因为她期望太高,也让我倍感压力。
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她女儿为何会暴怒和大叫。
其实,女儿确实遇到了情绪上的困扰,但作为小孩,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和处理。
而妈妈穷追不舍的关心,背后藏着一句潜台词: 我要你立马好起来。
如此强烈的期待,让女儿更加不知所措,她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便想要打断妈妈。
但她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最终选择了暴怒和大叫的方式。
我把猜想告诉了这位妈妈,她沉默了片刻,发现确实当自己期望女儿立马变好,女儿才会有过激反应。
暴怒大叫,原本是妈妈眼中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女儿让妈妈停下来的「办法」。
后来,当妈妈能把握好关心的尺度,女儿便不必用极端方式来喝止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总是捅娄子,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沉迷游戏是为了逃离现实挫败感......
当换个角度去看,很多无解的僵局,都会有了新的方向。
不过,这些事情并没有固定的模板,
唯一的方法,在于 父母放下对错的评判,去倾听孩子,才能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孩子「故意」不变好,
还是「遇到了困难」?
节目中,有一幕对话让人百感交集。
18岁男孩皓然从抑郁症中走出来,他谈到了一段揪心的回忆。
过去他休学在家,妈妈出于担心,会时不时劝他去上学。
可皓然每次听到这话都会情绪上头,甚至试过用手掐住妈妈的脖子,把她摁在墙上。
妈妈也很绝望,回应道:“你就掐死我吧,我也不想活了。”
如果光看这段,难免会感慨:这孩子也太过分了吧!居然这样伤害妈妈!
而回顾此事时,皓然也很痛苦,他搞不清楚自己为何会这样,觉得自己是个混蛋、疯子,也会因此内疚。
然而,如此剧烈又复杂的感觉,他不懂如何表达,一直没和妈妈或其他人讲过,只是默默压在心中。
如果我们把皓然的不上学、反抗妈妈是「故意」的时,就会感到愤怒,并想训斥修理他一顿。
而真相是,他是遇到了困扰,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爸妈眼中,皓然对学习还不够重视,
但在皓然的描述里, 自己不是不重视学习,而是遇到了困难。
在学习上,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失败,一旦没考好,没有得到耐心指导,也没有鼓励,有的只是无休止的批评甚至挖苦。
这使得他内心越来越有压力,无力去面对学习。
其实,哪个孩子会真觉得学习不重要,不希望表现好被夸奖呢?
他们很多时候并非故意不想学,而是遇到了困难——
压力过大无法化解,屡遭挫败不知如何应对,最终才想逃避。
若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的困境,并协同去处理,很多事情都能迎来转机。
后来,皓然妈妈开始学习心理学,开始懂得如何去理解、关心、容纳。
允许孩子一时半会没能好起来,允许孩子表现得不完美,也在孩子迷茫无助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皓然的状态慢慢开始好转,变得能重新面对学业,也逐渐从抑郁中走出来。
其实,成长向上是每个人的天性,待障碍清除了,孩子的动力便会恢复。
而教育要做的,则是协助孩子跨越成长中的困难。
看到孩子的脆弱
更要看到孩子的力量
现实中,很多家长之所以会整天操心忧虑,是因为他们眼中的孩子是脆弱不堪的,似乎永远长不大,什么都不懂。
过去,皓然抑郁时整天睡觉,不去上学,妈妈觉得天塌了,觉得孩子这样下去的话,未来就完蛋了。
焦虑使得她急着去批评鞭策皓然,两人的冲突也因此愈演愈烈。
其实,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多元的,如果家长只是从学习、成绩这样单一的角度去看,会容易觉得孩子脆弱无力。
从而忽视了孩子其它部分的能力,比如:情感细腻、想象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能力不会直接与成绩挂钩,却也能支撑孩子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过去的一次冲突中,皓然表达了对妈妈的不满,说她完全不懂「共情」。
“共情应该是你能感受到,我就是真的做不到,我的无能为力,而不是你说这件事用ABC三种方法......这不叫共情。”
妈妈在面对采访时坦言说,自己过去确实不知道什么是共情,也曾一度觉得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件很委屈的事情,在客厅独自崩溃大哭。
皓然听到便从房间出来,坐在旁边,用手抚摸妈妈的后背,一遍遍轻声说着:
“我知道你难受,没事,我在。”
妈妈那一刻就明白了,真正的共情,并不需要多说些什么,好好地陪在对方身旁就已经足够了。
与此同时,妈妈也体会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没想到儿子懂得这么多,且在这一刻如此有力量。
当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力量,才是真正放下担心的滤镜,去看到了真实的孩子,尊重孩子,给他空间,两人形成深度的关系联结。
这种联结本身便会焕发力量,皓然谈到,当妈妈给予他尊重时,他也会获得力量,反过来给妈妈支持。
一场共同的修行
其实,过去已经有很多节目都报导过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但通常底下都会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家长感慨如今的孩子难带,
另一种则是孩子吐槽家长完全不理解自己。
但比起去谈论对与错,我更想说,父母和孩子都非常不容易。
皓然妈妈说到,自己那一代就是通过上学出来的,确实说到育儿,就就只会本能地觉得读书是一切,也因此,不知不觉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如今的时代已和过去大不相同,孩子在面对快节奏的信息迭代时,内心会变得更加复杂,也容易受影响。
而家长一边在适应时代节奏,另一边辅导孩子的成长,同样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皓然的妈妈,还有文章开头的爸爸,他们也都曾经历婚姻的破裂、人生的低谷,而尽管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都依然在尽自己努力,去把家经营好。
他们未必懂得正确的方法,但都愿意一点点去学,去走近孩子的内心。
但在《相对论》的这期节目里,我看到的是亲子双方都有各自的难处,并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这尤为难能可贵。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简单但又无比打动我的片段。
过去的一次假期,妈妈叫皓然去爷爷奶奶家吃饭,皓然不想去。
按照过往的习惯,妈妈一定会讲很多话来说服皓然。
然而,这次妈妈却说: “可以啊,你可以不去。”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让皓然的内心波涛汹涌,因为他从不敢想象过,妈妈会有尊重自己的这一刻。
在采访时他说到这一幕时,语气、神态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而妈妈也道出了自己在学习中的领悟:
人生就是一种体验,每个人的速度、幅度是不一样的。
当把自己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就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育儿的路中纵有许多艰难。
但父母走一步、孩子走一步,一切便会慢慢变好。
- 上一篇:生前身后事
- 下一篇:菏泽市牡丹区精神病医院为辖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