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妇女的六一儿童节
发布时间:2024-06-02 20:56 浏览量:18
大闺女住寄宿学校,今年十二岁,六一儿童节也是她的最后一个节日,学校不仅组织义卖,家委会的妈妈们还给孩子们准备了零食和吃的。
我给大闺女充了50元的英华币,以方便她在活动现场能随心所欲买到自己想要吃的东西。
这个年代物质充裕,只要孩子想要的东西家长基本都会满足,尤其是六一儿童节这样的节日。
想想我小学时的六一儿童节,一样的兴高采烈,可唯独兜里没钱,连最便宜的一根5分钱的冰棍都买不起,那种羡慕别人嗦冰棍的感觉至今难忘。
所以有了孩子后的自己每到这个节日,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满足自己孩子的需求。这或许就是很多人都说的,我们不是在养一个孩子,我们是在养一个小时候的自己。
家委会的妈妈们昨晚在活动现场拍了视频和照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欢乐的气氛,羊肉串都烤起来了,大闺女没有义卖的东西,估计除了逛就是吃了。
今天晚上接到她的瞬间,她就给我展示了她的战利品,10元的手串,5元的灯笼、5元的乐高,还饶有兴致的给我说着怎么和同学把15元的熊猫花花乐高砍到5元到手。
果然是50元的英华币花光光,而且还把学校送给每个同学的28元英华币也花了个精光。现在的孩子对钱没有概念,说买就买,丝毫不会犹豫,似乎钱只是一个数字,随手都可以写一个出来。
闺女一路给我展示着她的战利品,一面兴奋的讲述着她的所见所闻。当我打断她的话问到这次的月考成绩时,她瞬间垮了脸,拉着我的胳膊撒着娇怪嗔道,“妈妈,能不能别问了,这可是个高兴的日子呀”,难道高兴的日子就可以蒙混过关了。小孩子的精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我们又能奈一何?
有人说,六一不是专门给孩子们过的,它的意义在于提醒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在某一个人面前做小朋友……
小闺女的六一儿童节是三方亲子会谈,然后和她一起去画室做手工,做完手工之后一起去幼儿园的操场一边悠闲的吃自助餐,一边听她给我介绍琳琅满目的艺术大师的绘画,小小年纪的她竟然懂得真多,兴奋不已的自然是她们班小朋友一起参与制作的哈林小人。
和闺女在一起的那么一瞬间,我似乎重新活了一次,我幸运的是我能和她一起享受那个三十多年前的自己,此刻的我不是阳阳的妈妈,而是三十年前的那个乡村女孩穿越而来,和阳阳一起分享此刻的快乐。
有那么一瞬间,我大脑是空白的,我呆呆的在想,四十多年来,我在谁面前做过小朋友呢?可以稍微任性一回,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被人哄,被人拥抱,被人理解……思绪如倒电影般的翻滚,搜索那怕一瞬间,答案是没有。
“妈妈,你在干什么呢?我叫你半天了,不怎么不回答我啊?”小闺女抱着我的大腿开会推搡着,我的思绪从遥远的那个小山村小女孩子身上拉回到了现实。
伴随着嘈杂的声音,我的心似乎被猛的捏了一把的疼痛,活到这把岁数竟然跟自己的孩子吃醋,我嫉妒她们长这么大,不愁吃,不愁穿,阳光明媚,恣意妄为的生长而不受束缚,我缺在为我贫瘠的童年在这里暗自伤神。
有了孩子之后的我,那么努力的意义其实一直都是在努力在把自己好好养一遍,难道不是吗?看着她们开心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都在弥补对自己的亏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们都在养一个小时候的自己吧。
在这十几年里,孩子一天天的在长大,日月轮回,四季更替。
我几乎每年都要带着雅雅和阳阳在夏日的第一个节气芒种里去看原野上的麦田,艳阳高照,青黄交接的麦穗粒粒饱满,一束束安静的生长,仰头向上,接阳光雨露滋润,像极了我的孩子们。
我说,看呐,麦穗快要成熟了啦。孩子们不顾麦芒的锋利,顶着刺啦啦的火热也要钻进去一探究竟,干草混杂着泥土的芬芳,这也是我小时候上学路上熟悉的味道,雅雅和阳阳生活在大城市,自然是不了解也感受不到这样的场景,她们的眼里充满了好奇,但少了农村孩子对大地万物生长的一种眷恋和敬畏,自然也少了和我内心深处一样的悸动。
我也曾带着她们在潮湿的冬天去看马路两边的雾凇,一脚怼到树上,凝结在光秃秃干枝桠上的雪花飞溅开来,落到头上,飘到睫毛上,冰冰凉凉的。
我说,清雅,来啊,看到此情此景,一起背一首诗,好吗?于是,清雅一字一顿的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她的声音穿透心灵,让冬天沉闷的气氛增添了些许清新。
雅雅和阳阳做小朋友的这些日子里,我崩溃过、烦躁过,曾经的满怀壮志在柴米油盐里磨成皮酱,我体会做一个母亲的艰辛和无奈,中年人在谁的面前能做个小朋友呢?
爱!天底下或许也只有妈妈的那份爱才会让我卸下伪装,或手舞足蹈,或插科打诨,享受那短暂的松弛。
但还是有那么一天,没有人可以为我们托底,精神的依靠轰然倒塌,那,只有坚强和勇敢,自我纾解,自我安慰,自我滋养……
热爱生活,心怀憧憬,对中年人来说才是永远保持一颗澄澈的童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