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创新融合教育 让特殊学生不再“特殊”
发布时间:2024-10-29 20:10 浏览量:2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是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支撑。经过多年实践,泉州市不少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运行试点校在融合教育领域探索出了新路径。
为进一步深化普特融合,确保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教育支持与服务,近日,由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泉州市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运行成效检查评估”专家考核组,对全市150所普通学校(幼儿园)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开展了实地评估和指导。据悉,考核评估结果为75分及以上的,将认定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运行达标校;考核评估结果为90分及以上的,拟认定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运行示范校。
助其融入集体生活
在泉州市培蕾实验幼儿园户外活动操场上,老师正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毛毛虫找妈妈》融合手语早操,借助手语课程、手语早操等方式,让特需儿童初步了解手语和有声语言的联系,理解并学习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
把特殊教育课程融入普通的学前课程之中,是该学园融合教育支持策略之一。同时,该学园还通过提供个别化教育支持、创设融合环境、提供融合教学活动支持、建立听障儿童个别成长跟踪记录等方式,帮助听障儿童成长。此外,该学园教师认真钻研社交故事的撰写技巧,自发组成园本教材编写小组,从特需幼儿融合活动的生活环节、幼儿园一日常规等方面着手,编写相应的社交故事集,以支持特需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不仅如此,该学园还围绕如何防范特需幼儿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开展专题性研讨活动,探寻其行为背后原因,群策群力干预幼儿问题行为。
作为泉州市第二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基地校(园),石狮市灵秀镇第二中心幼儿园不仅创编适合自闭症儿童阅读的原创绘本,通过图画帮助他们把形象的事物和抽象的语言链接起来,而且根据幼儿的情况特点制作了学习包,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从不同方面提升儿童相应能力,让幼儿能通过“玩”,提升认知能力。
设计“一人一案”课程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如何建设融合学生的评价机制,一直是融合教育中的难点。近年来,泉州市新村小学建立起涵盖学业成就、功能发展与社会适应等多维发展的评价体系。每学年开学前,鲤城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家都会对新入学的融合学生进行评估,给出入学建议。学期初,学校以融合师资团队的综合评估为依据,设计“一人一案”的课程;期中,通过过程化的跟踪材料,对融合学生的个案进行实时优化;期末,多元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并进行材料反馈。
为了鼓励融合学生,该校将福建省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设立的“贤銮优秀生”2%名额留给融合学生。每年学校评选“进步之星”时,也会优先考虑融合学生,落实多元评价。该校还进行“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探索,完善街道整体的助残服务体系。
“泉州市不少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运行试点校在融合教育领域,均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蔡吉生表示,泉州市各校将完善诊断筛查评估、特殊教育研究、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职能,以全纳、悦纳的思想引领工作开展。各地将持续推进对区域内承担随班就读工作普通学校的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和质量评价,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扩大孤独症儿童等对象的招生规模,鼓励各地运用大数据等高端技术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校对丨李行云
审核丨 兰楚文
编辑 丨原芷晴
校对丨李行云
审核丨 兰楚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福建残联
就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