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放松“不打折”

发布时间:2024-11-28 16:40  浏览量:7

部分学校和班主任对课间活动“限制重重”并非“懒政”,而是基于目前课间活动无序且安全问题频发的现实考虑。然而,儿童天生喜欢蹦蹦跳跳,也有释放压力的实际需求,一味去“堵”实非长久之计。

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利用好现有场地,倡导和推行一些安全、解压又有趣的游戏活动,保证课间活动的“质”和“量”。

时间充足要保证。“保量”是“提质”的前提,课间放松“不打折”,需要先从保证课间时长的“足量”下手。比如,偶尔有教师拖堂,我会耐心向学生解释,并承诺利用我的语文课、课间操等时间弥补缺少的课间时长,目的是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偶尔被拖堂的几分钟内也能以较高的效率听课,同时捍卫了他们休息的权利;面对经常拖堂的科任教师,我会与之交流,传达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及课间休息的重要性,力求科任教师的理解及改变。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前的小古文诵读活动由原来的课前背诵三篇压缩成一篇,一分钟左右读完并做好课前准备变得可行。

场地利用须充分。大城市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修建了大量的口袋公园,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班级教室和室外走廊面积虽小,但充分利用起来足以满足本班学生活动所需。比如,教室内部打造班级微景观和活动点:鼓励学生带来不同品种的绿植,挂上对应的植物介绍牌,置于精美的花架上,一个兼顾科普和审美性质的微缩版班级口袋公园就建成了;通过学生捐书、班费购置图书,让各类书籍变得触手可及,班级全息阅读空间的打造让阅读随时随地进行;班级文化墙精心布置,展示的学生佳作、生日照片DIY、世界地图等微景观和小设计也会吸引有求知欲的学生驻足欣赏。相比室内打造的“静”景,室外公共区域则更多承担“动”起来的活动。比如,在室外走廊上,雨天做做操,课间踢踢毽子、跳跳绳都是不错的选择。

活动精选共参与。学生在“玩”上面的天赋与生俱来且极具创造性。课间,你追我跑、倒立、“骑马”等游戏随处可见,这些游戏可以释放压力,也十分有趣,但未必称得上安全。所以,课间活动缺少的是家长和学校都认可的安全、益智又趣味的活动。为此,我在班级中作出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是传统游戏“披新衣”。传统游戏经历过时间的检验,承载了数代人的童年回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接受度都比较高。但并非所有传统游戏都适合加入课间游戏白名单,如跳皮筋、滚铁环对场地面积要求较高,掼纸板和抽陀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能够兼顾安全、益智、运动和趣味的传统游戏需要精心挑选,班主任应适时借助家委会的力量,购置改良过的翻花绳、鸡毛毽子、呼啦圈和飞镖等有安全保障的玩具。为了消除家长的担忧,班主任可以拍摄短视频展示此类玩具的安全性,如飞镖以强磁代替传统危险的“尖针”,飞镖盘采用安全磁性、双面绒布的材质等。

二是游戏规则记心里。再安全的游戏道具,遇到不“安全”的使用者,也可能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弄清和遵守游戏规则很重要。课间游戏道具选好后,不能一股脑地马上推行,要在班级提前打好“预防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召开专题微班会详细介绍几样游戏道具的具体玩法和注意事项并随机提问,确保所有学生明白游戏规则;游戏道具分阶段发放,根据小组排名或日常表现优先发放,并在游戏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调整具体要求,不时为规则打“补丁”;定时在班内和小组间更新或交换游戏道具,在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保证学生的新鲜感。

三是专人专职来管理。无论室内打造的“静”景,还是用于室外公共区域的游戏道具,都需要由专人专职来管理,以便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减少班级公共财物的人为损耗,同时为班内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老师,这个毽子外面的布快破了,里面好像有铁皮”,当接到安全隐患的报告后,我会及时更换新的道具;“老师,他玩飞镖的时候插队”,当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现象出现后,我也会及时引导。

把课间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沦为一句空话,但如何科学地“还”,需要班主任发挥班级管理智慧,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以“疏导”代替“堵”,以安全有趣的活动代替危险性活动,并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充分利用好活动场地,对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