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彩•15载15变|观音寺人在老旧锅炉房跳起了欢快的“锅庄”

发布时间:2024-12-16 17:45  浏览量:2

观音寺南里社区31号楼,是一座1700平方米的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它集公共服务平台、公益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于一体,每逢节假日,日均接待儿童及家长超 200 人次……而可能很多新观音寺人都不知道,7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了许久的锅炉房,被切割成数十个小作坊,存在多处安全隐患。2017年,街道、社区、企业三方合力改造,观音寺人在曾经的老旧锅炉房里跳起了欢快的“锅庄”。

这座锅炉房是历史遗留产物,本来是为社区供暖服务,在煤改气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后,也就渐渐闲置了下来。后来,内部空间被大量违规隔断划分,数十家小作坊鱼龙混杂,聚集其中。小作坊无序经营而又缺乏有效疏导,导致环境脏乱、垃圾成堆。同时,因为建筑老化和胡乱改造,这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2015年还被称为社区的改造“老大难”。

▲改造前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观音寺街道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行动力。2016年初,街道工作人员与产权单位展开沟通,前后历经不下 10 次的深入协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充分探讨了改造的可行性,以及规划目标。最终达成共识,确定采用 PPP 模式推进改造。这一模式将街道的统筹协调能力与企业的资金和专业优势相结合,为锅炉房的新生带来了希望。

面对双方利益协调、建设标准统一等近20项挑战,改造艰难启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投资710余万元,用于拆除原有的隔断,加固建筑结构,消除安全隐患,以及内部装修和设备购置。此外,铺设网络线路长达数千米,确保中心各个角落都能实现高速网络覆盖,为现代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只用了不到1一年的时间,2017年1月17日,焕然一新的观音寺社会动员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老旧锅炉房成为社区新地标。

▲改造后

这一做法,开启了街道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先河,同时也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激励了民间投资。最关键的是,用观南社区俞大爷的话说:“街道又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这个三层建筑及附属儿童活动小院,集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等于一体,不仅有开放式的办公空间,还有社区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益活动空间。

这里,是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已成功吸引超过15家社会组织入驻,并为10余家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及排练场地,为社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提升文明实践服务的“温度”,每月至少开展4场文明实践活动,每年参与人数累计超1500人,让文明实践在这里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社会动员中心积极为辖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日常志愿等服务,这里的社区课堂也丰富多彩,为居民提供书法、绘画、国学、茶艺、计算机等10余种课程,年服务人数可达3000余人次,满足了各年龄段居民的学习需求。

一座废弃的锅炉房,重燃“炉火”,成为社会动员中心,老人在这里享受悠闲时光、闲话家常;孩子们在亲子乐园嬉笑玩耍,笑声回荡;年轻人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活动,提升自我……观音寺南里小区31号楼,不仅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成为了社区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和闪亮名片。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