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医科普丨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分泌性中耳炎
发布时间:2024-12-24 12:01 浏览量:4
“医生,我一侧耳朵有嗡嗡声、听不清楚说话声,耳朵感觉被什么东西堵着,按住一侧耳朵后,听的清楚一些,我耳朵是怎么了呢?”大部分来就诊的患者都是这样口述的,部分儿童不能自行表达,家长代诉的就是“我最近发现喊他要好大声,他才有反应。”
“您好,您可能是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症。”下面由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眼耳鼻喉科,给大家科普一下分泌性中耳炎的知识。
一、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8周内)和慢性(8周后)两种,它是儿童常见的耳科疾病,也是儿童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9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患过一次分泌性中耳炎,超过50%的一岁以内幼儿以及60%的两岁以内儿童都有相关病史。
二、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
1)机械性阻塞:如儿童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等;
2)功能障碍:如儿童咽鼓管短而宽,近于水平,感染易扩散至中耳等;
3)中耳局部感染:如细菌及病毒感染;
4)变态反应: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
5)气压损伤:如飞行、潜水急速升降等;
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听力减退、自听增强、耳痛、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耳闷(反复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2.检查:
1)鼓膜:电耳镜下或耳内镜下:急性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
2)鼓气耳镜:鼓膜活动受限;
3)听力检查:纯音听阈测定示:传导性聋,以低频为主,声导抗图:B型。
4)CT扫描:可见中耳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影。
四、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的鉴别诊断
1.鼻咽部肿瘤: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鼻咽癌的首发症状;
2.脑脊液耳漏:如颞骨骨折等所致鼓膜有脑脊液,CT排除;
3.胆固醇肉芽肿:也称特发性血鼓室,鼓膜呈蓝色或蓝黑色;
4.颈静脉体瘤。有搏动性耳鸣;
五、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加强身体锻炼,预防感冒。
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10岁以下儿童定期性声导抗测试。
六、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1.首选非手术治疗3个月。如:急性期可用抗生素;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糖皮质激素;咽鼓管吹张等;
2.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局麻;儿童不配合可全麻。
2)鼓膜切开术:液体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液体。
3)鼓室置管术:中耳积液粘稠不宜排出,头部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正常,就可置管。
4)长期反复不愈,怀疑中耳乳突有肉芽组织,听小骨破坏时,可尽早单纯乳突凿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