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儿童出现腹痛便血,原来是“梅克尔憩室”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4-12-24 20:36  浏览量:8

近日,四岁的迪迪由于在家腹痛便血,被家人送至益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救治。入院时迪迪精神面色差,面部苍黄,口唇苍白,经皮血氧饱和度只剩90%,心率快且血压偏低,病情十分危急。

在收入儿科重症监护室后,儿科主任刘涛带领团队立即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抢救措施,经治疗后迪迪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未能明确腹痛便血的病因。

儿科PICU团队联合多学科进行MDT讨论,核医学科完善99mTc异位胃粘膜显像检查,检查提示迪迪右中腹小肠局限性显像增浓影,考虑是梅克尔憩室,需要转至普外科二病区进行手术治疗。

普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夏威率领小儿外科手术组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为迪迪进行经脐单孔无管小儿腹腔镜下梅克尔憩室切除手术。手术历时1个半小时,术中出血约5ml,予以美容缝合。这也是益阳市目前完成的该类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患者。

因脐部切口小,术中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迪迪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即可进流质饮食,术后第五天顺利出院。

“梅克尔憩室”听起来可能会有点陌生,其实它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胚胎时期卵黄管退化、闭锁不全所致的憩室样残留物,多发于回肠末端距回盲部25-100cm的系膜对侧缘,故又称为回肠远端憩室。

梅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1%-2%,大部分患儿一般无症状,其中仅约8%-22%会出现憩室炎症、溃疡、出血、肠穿孔和肠梗阻等临床表现。

该病本身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临床常用辅助检查包括核素扫描、腹部CT、超声、钡剂造影及内镜检查等,其中核素扫描对于梅克尔憩室内存在异位胃粘膜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达95%,简单易行且无创。

多排螺旋CT对本病的诊断也是有价值的。因其主要发生于小儿群体,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1、无症状的梅克尔憩室

一般无需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医学观察,可通过超声、腹部CT等检查手段监测憩室的变化。

2、有症状的梅克尔憩室

内科治疗:

如果出现轻微炎症或出血,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输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同时使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控制感染和出血。

手术治疗:

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肠套叠、消化道大出血、憩室穿孔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益阳市中心医院普外小儿外科组可以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梅克尔憩室,创伤相对较小,预后良好,并发症少。

单孔腹腔镜手术主要是通过单个切口进入到人体,后置入相应腹腔镜的器械实施手术操作的方法,仅需在肚脐做一个2-3cm的圆弧形切口,手术疤痕更加隐蔽,且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切口感染几率,并且易取标本、术后康复快速、缩短了住院时间。

专家提醒,儿童出现腹痛伴有相关胃肠道症状,特别是出现血便、贫血等表现时,需警惕“梅克尔憩室”的可能,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