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创科·新势力⑧|中慧医学成像联合创始人郑永平:香港须尽快培育出更多成功的科技初创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27 17:14 浏览量: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袁思杰 香港报道
近年来,脊柱侧弯问题逐渐成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面临的巨大威胁,现已和肥胖症、近视一起,被认为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
根据调查统计,近十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在持续上升,目前已超过5%,已有近1000万儿童青少年出现脊柱侧弯的问题。虽然大多数脊柱侧弯病例是轻度的,不会引起其他症状,也不会疼痛,然而,严重的脊柱侧弯可能会影响呼吸,减少胸腔内的空间,使肺难以正常工作。
“对于脊柱侧弯,在医学上能做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不断地检查恶化程度。第二,根据脊柱侧弯恶化的程度来决定接下来做什么。”中慧医学成像联合创始人郑永平在近期的专访中对记者表示。
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检测,医学界长期以来的“金标准”就是X光。但是,脊柱侧弯的患者往往需要定期拍片和多次成像,才能得出准确的图像以辅助医生作出准确判断,考虑到辐射,患者以往至少相隔半年才可以检查一次。
如何更有效、更准确、更安全地检测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情况?香港的一家医疗科技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开创性的无辐射解决方案——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在香港诞生的中慧医学成像,是全球最早将三维超声技术应用到脊柱侧弯检测上的公司。这一核心技术起源于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超声成像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算法,打破了超声的传统限制,实现颠覆性的三维超声骨骼成像。这项技术的研发团队正是由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郑永平教授领衔。
2012年,郑永平借助工业界的资金支持,创立了专注医用三维超声成像方案与设备的中慧医学成像公司。
截至目前,中慧医学成像已获得1亿港元融资,其中包含早期天使产业投资基金的6200多万港元和复星医药、香港理工大学及产业投资人等的Pre-A轮融资3752.05万港币。
“做一个产品,一定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那么,在医疗健康领域痛点在哪里呢?痛点恰好就是脊柱侧弯的检测问题。”郑永平表示。
从“科学家”到“发明家”
郑永平是浙江宁波人,本科和硕士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1993年,他选择来到香港深造,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便一直扎根在了香港。
郑永平坦言,自己从小就对发明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自己从事科研的初衷是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在本科和硕士阶段,他就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制造超声设备,最后还成功卖出这些设备给市场上的客户。
最开始,郑永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超声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我们最初做的是油井里面的钢管无损检测。我在攻读硕士的时候,就开始把超声应用在材料的检测,包括超导体的检测。”
在来到香港后,他又在机缘巧合下结识研究义肢生物力学的导师,而义肢的研发恰好又需要利用超声测试软组织的材料特性,从而更好促进和残障人士的肢体贴合度。这一应用促使郑永平重新思考:“我自己在大学的创新研究,未来的应用方向应该在哪里?”
郑永平形容,自己的追求非常简单,就是做出很多有用的设备,去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使用,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多年来坚持深耕超声领域的原因。
在这一质朴理念的引导下,郑永平开始将自己数十年来在工业超声方面的科研深耕转向人体方面的应用转化上。
在早期和香港两所大学的医学院的团队进行骨科超声检测的合作时,郑永平在脊柱侧弯的手术中意识到了这一健康问题的严重危害,如果脊柱侧弯不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后期可能需要做手术。
数据显示,10到16岁年龄段的脊柱侧弯平均发病率高达3%~5%,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便是脊柱侧弯,大于20°则需医疗干预,但人们普遍缺乏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忽视对脊柱源性疾病的预防。
郑永平表示,目前主流的脊柱检查主要还是X光:“X光能看得很清楚,但是有辐射。CT(电脑断层扫描)有更加大的辐射,同时需要病人躺下来才能扫描。由于受力改变,一旦躺下来,病人脊柱的弧度就会即刻改变。”
针对辐射可能造成的影响,他指出,丹麦科研团队曾做过一项跟踪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25年的研究,这些脊柱侧弯患者在骨骼发育完成之前平均要照射16次X光,难以避免辐射累积,25年后,他们的癌症发病率是同龄人的4.8倍。
与此同时,简单的脊柱筛查,如通过体表观察,虽然没有辐射问题,但是准确率却非常低。
“总的问题在于,这些脊柱检测方法要么就是不准,但是没有辐射。要么就是很准,但是有辐射。介于中间,有没有一个方法呢?我们觉得三维超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郑永平说。
从2006年开始,郑永平就产生了利用三维超声解决脊柱侧弯检测问题的想法。但是,超声在医学上通常适合应用于身体软组织,包括内脏等器官的检查,而骨骼属于硬性组织,成像准确度难以保证。
鉴于定期检查青少年脊柱,及早为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性,郑永平带领团队攻克了超声波技术对脊柱检测的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了“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只需30秒超声扫描,就能建构三维图像,计算脊柱畸形的角度,准确度可媲美X光,且无任何辐射。
2016年,中慧医学成像公司也将配备三维空间定位系统、超声模块和患者姿势定位系统的三维超声脊柱成像设备推出市场,首次在亚洲以外地区安装并投入使用。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公司结合AI推出了三维超声脊柱成像算法,实现了脊柱检测中的自动测量和3D可视化等复杂功能。
数据显示,中慧医学成像的超声脊柱侧弯评估系统拥有19项全球首创技术和100多项专利,已经取得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内地的医疗器械认证。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我国开展了中小学“骨健康促进”行动,将脊柱侧弯列为青少年重点筛查和监测的疾病。从2019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中,已将脊柱弯曲异常作为一个监测指标,并在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体检项目,覆盖青少年学生人群500多万人。
创新并不止步于已有的成就。为增加脊柱侧弯大规模筛查中的便利性,郑永平也在开发更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便携式超声设备“Scolioscan Air”,重量大幅减至仅500克之余,功能与还和在医院或诊所中使用的标准版大型三维超声脊柱检测设备基本相同。
郑永平指出,超声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有助医护人员把机器带到不同地方,为青少年提供以校为本的脊柱检查。
“在技术的发展和迭代方面,我相信公司和大学的研究应该是无缝结合的,是相辅相成的。”他表示。
在2021年至2023年,郑永平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同时,他也是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创系系主任和现任赛马会智龄汇主任、智龄研究院院长,拥有超过150项专利,发表了300多篇期刊论文。
其中,郑永平多项发明已经成功商业化,包括无辐射三维超声脊柱侧弯评估系统和用于测量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的便携式超声系统。
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从大学教授到创立初创公司,郑永平回忆,当初少不了一位同样姓郑的工业家的支持,他在中慧医学成像创立之初投入了一笔启动资金:“香港可能不会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刚刚好他也看中我们公司。”
有了“机缘巧合”以及大学研究团队强大的技术支持,公司开始走向正轨。郑永平感叹:“等于是把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想法,通过大学的研究等各种因素的支持,真正变成一个产品。”
有了产品,公司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医疗产品的注册。
每当回想起创业过程中的艰难瞬间,郑永平表示:“通常来说,医疗产品的注册都是一个对比的过程,就是和已有产品的效果进行对比,如果准确率相差不大,产品的审批就快很多。”
但是很快郑永平和公司团队便发现,在注册过程中,三维超声脊柱检测作为一种当时全新的技术,只能和X光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而X光可能会因为患者每次站的角度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导致超声检测的对照结果不合格。
因此,在做第一次临床试验时,郑永平带领的团队就为了医疗器械注册花了很长的时间,非常小心地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尽量确保三维超声的检测结果和X光的检测结果相同。
郑永平感叹:“初创公司的成功,很多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每年在以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随着脊柱健康检查正式被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上升为国家和地方公共卫生政策,全国对于脊柱侧弯筛查与健康管理工作的推进,也自此彻底进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大规模覆盖,“脊柱健康筛查”逐渐不再是一个小众市场,同时也提出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新的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郑永平希望未来公司发展可以借助Pre-A轮近6000万港币的融资,进一步打造数字化筛诊治平台:“我们想打通一个垂直的产业链,包括数字治疗和网络医院平台的建设。基本的想法是,以我们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为核心,往前面拓展。”
具体而言,未来公司将综合脊柱侧弯评估设备、脊柱影像处理软件和数据管理云平台,推出脊柱侧弯专病的筛诊治全套解决方案,从大规模筛查到非手术干预,实现零辐射、高精度的医学量化评估,使专科筛诊治更加可视化及精准化。
“我们做了一个微信的小程序,小孩检查完回家之后,我们就和一些机构合作,制作了脊柱侧弯矫正的动作视频库,这些视频可以引导小孩子按照医生的建议,学习一些有利于脊柱健康的动作。这也是一个数字治疗的平台,小孩做了哪些动作、锻炼效果如何,都有记录。”郑永平解释。
他表示,如果小孩和家长能及时看到每次脊柱检测的图像,对他们回家继续做矫正动作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香港初创生态圈维持增长势头。香港投资推广署发布的《2024年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显示,香港今年初创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0%至4694间,雇员数目也同比上升7%至17651人,两项数据均为历史新高。
郑永平期望,未来能涌现在香港出生、香港成长的科技初创公司:“香港必须尽快培育出更多成功的科技初创公司,最好是能把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一间上市公司。而且,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喊口号,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必须把这件事做成。”
总策划:于晓娜
监制:朱丽娜
导演:朱景辉
记者:袁思杰
剪辑:辛悦
设计:郑嘉琪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静娇 刘巷
审校:强燕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国际传播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