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医教融合路,他们坚守着点亮特殊儿童康复的灯塔
发布时间:2024-07-30 16:51 浏览量:15
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楼的感觉统合训练室内,每天都会有数十名孩子同其家长一起在这里做训练,在感觉统合训练室,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医师岳保珠正耐心的跟家长解释:“这个球在孩子身上要慢慢滚动,滚动的时候要注意从头到脚滚动,让他全身都能和球进行接触。”
正在训练的小朋友平平(化名)今年7岁,患有发育迟缓等疾病,胳膊和腿都瘦瘦的,此刻正乖巧地躺在地垫上,由家长和康复治疗师为他做着触觉训练。记者和平平打招呼,平平腼腆地笑了笑。
平平的外婆在岳主任的指导下,边给孩子做训练边表示:“我们来治疗训练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孩子不和别的小孩交流,不会模仿,不听指令,注意力也没办法集中,经过训练后,现在会模仿了,会听懂指令和日常话语了,也会跟着老师们唱歌,也能和别的孩子交流了。” 平平的外婆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边握住医生的手说了些感谢的话,然后继续和平平投入训练中。
而像平平一样的孩子,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每天来来回回,不计其数。
平平的外婆今年71岁了,孩子爸爸妈妈都有不同程度残疾。像平平这样的家庭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还有好几个,之前在这里训练的凡凡(化名)已经融入正常学校,由奶奶陪伴康复训练了2年。
出院后,凡凡奶奶还给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赠送了五面锦旗。这五面锦旗的花费对于省吃俭用的特殊家庭也是一笔不小开销,“我看到这五面锦旗,心里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岳保珠感慨道。
近年来,随着对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增长,如何有效使医疗资源与教育干预相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悉,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早在2011年便引进了教育干预老师、特殊教育老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开始了医教融合的探索之路。
开创潍坊儿童康复医教结合先河,医教融合点亮希望之光
2003年4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公立医院中率先成立儿童康复科,科室面积400㎡,医务人员4名,潍坊地区公立医院儿童康复事业由此起航,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也成为全省最早成立儿童康复科的公立医院。
21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历经三次搬迁,科室人员、面积不断扩增,专业水平迅速提升,儿童康复诊疗服务技术也日益丰富,逐渐承担国家、省市级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发展至今,科室面积已经达到10000㎡ ,康复医师、治疗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针推医师及护理人员共60余名。
岳保珠正在门诊接诊。
岳保珠1990年来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诊疗工作二十余年后,于2014年来到儿童康复科,开始了在儿童康复和医教融合方面的新探索。
“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专家,不断地完善医教融合。”2019年,岳保珠与教育干预老师张同清赴台湾考查学习儿童康复医教融合项目,走访多家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公立融合幼儿园,借鉴其先进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干预质量。
据岳保珠介绍,目前医院里采用的基本是香港、台湾地区的医教融合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注重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注重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贯彻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理念,严抓康复关键时机,有效减轻了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致残程度。
“孩子来到医院后,首先是做一个五大功能区的评估,根据孩子的评估和检测结果,再一对一制定详细的儿童发育发展评估方案以及治疗方案和教学课程。”
孩子们正在上户外课。
岳保珠带领记者参观了部分孩子们的教室,不难发现,每个教室的布置细节都有医护人员和特教老师的巧思在里面:单人训练教室的地垫分成了两种颜色,两种颜色都纵向延伸,方便孩子能够依据颜色直线行走;而集体课程的地垫则是根据上课的模式摆放成了“回”字形,帮助孩子能够规律分布座次、集中注意力等等。
“康复目的最终是融入社会,我们不光给孩子设置一对一的课程,由特教老师单独教学康复,更是设置了许多团体课,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相处,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以后他们也能更好地适应外面的生活,学会怎样和别人社交。”提到孩子们,岳保珠语气总是变得温柔又有力。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最初,医院将医教结合的特殊儿童的年龄段定为3至6岁,后来在逐步摸索中发现,特殊儿童的教育要抓小、抓早,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如今,医院的教育干预工作主导1-3岁和3-6岁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模式均衡发展。
对于肩上日益增加的儿童康复和医教融合的重担,岳保珠温柔地笑着开口:“我们不做谁来做呢?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培养教育干预人才,为基层康复注入活力
25岁的郭胜平一年前来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
7月12日,记者来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时,郭胜平刚为一名特殊儿童上完一对一的课程,正与孩子亲切地告别。“我上学时就学的特殊教育,当时觉得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挺好,就报考了这个专业,”郭胜平留着短短的寸头,说起话来也透着青涩和实在,“平常工作也很多,挺累的,但是来到医院这一年,接触到了这些孩子,感觉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当记者问到,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康复,能够开口说话,和普通孩子一样与人沟通,会不会有成就感时,郭胜平反而叹了一口气:“谈不上成就感,就是很担心他们以后的生活,这些孩子和家庭真的很不容易。”
与郭胜平的担心形成对比,走廊里排队等待、教室里陪同训练的家长们反而显得乐观一些。岳保珠表示:“对孩子的这种情况,许多家长已经度过了难以接受的阶段了。”随即笑着安抚般地拍了拍郭胜平的肩膀。
教育干预老师张同清,是儿童康复科2011年引进的第一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具有丰富的普教、特教、儿童心理发展以及孤独症康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支持下,她组建了教育干预团队。
儿童康复科的老师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儿童康复知识、外出进修教育干预方法,不断探索儿童教育干预内容、干预方法和干预技巧,针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个别化教学。加班加点的备课、磨课、准备教具,检查家长作业,指导培训家长,讨论每一位儿童的进步情况,不断巩固探索专业的干预方法,根据每一位儿童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每一个孩子的核心症状减轻从而达到综合干预的目的,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岳保珠表示,在医教融合这条路上,教育干预老师们付出了无尽的努力和心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干预老师们的编制等问题却难以解决。“期待在医教融合不断完善的同时,能够让这些教育干预老师们有更好的待遇和保障。”岳保珠的话语里充满了期待。
十余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和提高,教育老师从1名到10余名,心理治疗师从无到有,康复训练空间10000㎡,日康复患儿200余名;从一对一教学到小组、集体教学;从单一的教育模式到多个康复治疗项目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模式。科室还引进了可视音乐、引导式个训仪、多媒体感统系统、互动多感官系统、沙盘游戏、听觉统合训练系统、情景模拟等设备,这些设备为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
在教具室,五排铁质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特教老师们亲手制作的各类教具,每种教具都收纳在单独的塑料箱内、规律地摆放在架子上,货架前的桌子上,放着使用记录及每个孩子的上课记录,每天的工作就这样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的进行。
不仅对医院内的孩子们用心,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也主动承担了特殊儿童医教融合的社会责任。
据悉,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经常性派出专家到县市区医院及乡镇医院义诊、讲课、指导工作,为当地群众就近就医提供专家服务,为基层医院培训康复相关知识,接收基层康复人员进修,积极为县市区、乡镇医院、社区门诊培养基层康复人才。尤其是在康复教育干预人才短缺的情况下,积极为基层康复机构培养教育干预人才。截至目前,医院共培养进修教育干预人员50余名。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还积极成立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委员会融合教育学组,推动融合发展,为儿童康复人员、幼儿园从事特殊教育人员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同时积极组织省级、市级儿童康复培训班,聘请专家为全市儿童康复人员传授最新康复理论知识,提高潍坊儿童康复诊疗水平,为潍坊学龄前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扩展医教融合边界,共创特殊儿童美好未来
目前,多数幼儿园普遍采取普通教育模式,在推进融合教育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7月12日,记者来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时,正巧遇到高新区一幼儿园的园长前来与岳保珠商讨如何在园内实现融合教育的事宜。
据悉,该园长所在的幼儿园里共有260余名儿童,其中包括了近30名特殊儿童,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孩子们需求,该幼儿园急需医疗方面的扶持与融合,期待能够在医院与幼儿园之间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医疗力量定期检测、评估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早期干预、有的放矢。
岳保珠介绍,目前,有医教融合需求的幼儿园不在少数。踏上医教融合之路时,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逐渐意识到,特殊儿童都面临着入园、入学难的问题。多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积极与各个普通幼儿园、学校以及特教学校沟通,为这些特殊儿童的顺利入园、入学做好衔接工作。
目前,已有500多名特殊儿童走进正常幼儿园、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除了入学前的衔接工作,近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新典体育、潍坊市国民检测中心,走进潍坊市多家幼儿园、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能体态行为测评活动。通过测评给出孩子体质和发育水平的评估报告,针对发现的脊柱侧弯、足踝问题、多动、社交障碍等问题,给与科学引导,争取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截至目前,已经走进了10家幼儿园,筛查了近1600余名儿童,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特殊儿童的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特殊儿童的筛查方面,岳保珠表示,加强疫苗接种时的预检分诊也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
“孩子们小时候都需要接种疫苗,这个疫苗接种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我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如果能将疫苗接种时的预检分诊利用起来,在预检分诊时对孩子们做出简单的检测和评估,相信能够更早、更全面地筛查到特殊儿童,从而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岳保珠表示,不仅要重视,更要在预检分诊增加专家力量,“如果让我去做预检分诊,我是非常乐意的。”
岳保珠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打算将自己的想法逐渐落地。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楼一楼的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郭玉华,与岳保珠是多年的同事兼好友,两人在这方面的想法一拍即合。
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针对特殊儿童能否接诊各类疫苗问题,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承担了部分咨询业务,针对不同情况的特殊儿童,郭玉华及其同事会免费帮忙询问省疾控等专家,多方共同评判孩子能否接种疫苗。
郭玉华表示:“我们现在一个月大概能接到十来个特殊儿童的家长咨询能否接诊疫苗的电话,我们会要求对方把孩子的病历等信息提供过来,再进行专家联合评判,目前已经为3个风险较高的脑瘫等重症儿童接诊了疫苗。”
除了教育力量和医疗干预,经济支持也是关系特殊儿童持续康复的重要因素。很多特殊儿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中断康复治疗。为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压力,保证孩子们的持续康复,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牵头为孩子们申请了康复慢病医保报销政策。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在山东省率先申请医保以及慢性病康复定点单位,得到多家社会机构的支持。承担中国罕见病免费基因检测审核任务、与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携手成立“罕见病关爱中心”、中国红十字会资助成立“英雄能量站”,是小胖威利基金会、国家出生缺陷救助审核单位,免费为特殊儿童服务,争取多方救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
“我们做的这些,不敢说能对这些孩子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大影响,只是在我们的能力之内,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力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岳保珠的话总是温柔而有力,“在医教结合这条路上,也希望卫健和教育系统能够联合起来,早日出台政策,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的成长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