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布:儿童被列为糖尿病重点人群

发布时间:2024-08-07 17:25  浏览量:16

01

校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

避免售卖高糖、高脂食品

近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2024-2030年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将儿童纳入糖尿病防控的关注重点,明确限制校园内销售含糖饮料,避免售卖高糖、高脂食品。

过去,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糖尿病较为罕见,出现的多为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通常见于中老年人。然而,随着儿童肥胖问题的增加,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急剧攀升。

根据统计,1995年我国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1/10万,到了2010年已上升至10.0/10 万。其中10岁以上儿童占82.2%,男孩占57.9%。不同区域,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有不同,西南地区最低,北部地区比如北京、哈尔滨、天津、沈阳等最高,患病率为15.64/10万。

02

什么原因导致

儿童2型糖尿病明显增多?

肥胖和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众所周知,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长期摄入甜食、饮料、酒精、大量肉食等高糖、高热量饮食,都容易加重胰腺负担,诱发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2010年11月发表在《糖尿病治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高频率摄入果糖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每日饮用1~2罐250ml的含糖饮料的人,比不喝含糖饮料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26%。

此外可乐、果汁中的糖都是单糖等“游离糖”,更易引起糖尿病和肥胖。

糖类饮料和酒精有些类似,偶尔饮用可能无害,但这些东西具有一定的“上瘾”性。不过,与酒精依赖相比,“糖瘾”更隐蔽,不容易被察觉。

甜味刺激会通过味蕾传递到脑干再到大脑皮层,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愉悦。这种快感更容易让大脑形成依赖和惯性,就是所说甜食成瘾,一旦成瘾,就很难再控制剂量了。

03

不是“毒药”

但胜似“毒药”

尽管糖和甜味剂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毒药”,但只要过量,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指南,更新了对糖摄入量限制的建议,强烈推荐将儿童和成年人的糖摄入量都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以预防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WHO对幼儿禁糖的主要原因在于:

● 糖的消化吸收速度快,饱腹感低,孩子吃了之后饿得快,容易摄入过多热量;

● 残留在口腔的糖滋生大量口腔细菌,破坏口腔健康;

● 甜味能产生愉悦,但同样的甜度产生的愉悦会逐渐降低,就需要更高的甜度。孩子对于甜味越偏爱,就越不容易接受其他食物。

据统计,一瓶50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高达53克,这已经超过世卫组织要求的每天40-50克标准糖的摄入量。也就是说,仅喝一瓶可乐一天的糖摄入量就已经超标,若再加上其他含糖食品,当日糖摄入量将远超身体需求。

此外,市面上销售的果汁往往都不是纯水果的榨汁,而是由人工糖勾兑而成,含糖量甚至高于可乐。

04

世界各国

为限制“糖”摄入出台的政策

早在2018年1月,我国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对糖尿病人的饮食建议就增加了一条:控制添加糖的摄入,不喝含糖饮料。

为了贯彻落实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2023年10月8日上海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说起食品分级(Nutri-Score),绕不开的就是新加坡22年实施的饮料标签分级新规,对高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预包装等饮品,禁止广告宣传和强制营养级标签。

早在2019年新加坡就宣布含糖饮料不得在电视、印刷品和网络上做广告宣传,当时禁止的含糖饮料包括可乐、果汁、酸奶饮料和速溶咖啡等,现在又增加了咖啡店现场泡制的饮料、鲜榨果汁以及奶茶等。

根据泰国政府于2015年进行的调查,国民平均每天摄取26茶匙的糖分,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糖分摄取量的4倍。其中,含糖饮料是糖分摄取的主要来源。

因此,自2017年9月16日起,泰国政府开始对含糖饮料征收税款,希望能够降低国民的糖分摄入量。泰国是亚洲第一个实施含糖饮料税的国家。

WHO曾建议,如果对含糖饮料征税使零售价提高至少20%,相关产品消费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总体降低“游离糖”和热量的摄入,可以改善营养,减少肥胖、糖尿病和龋齿等疾病患病人数。

为此各国开始征收糖税,帮助居民减糖恢复健康生活。征收糖税最早的挪威通过此举减少相关产品消费量,人均摄糖量减少,从而居民肥胖率下降,目前是全球公民肥胖率最低国家之一。

05

糖仁说

饮料这东西,偶尔喝一点也没什么,但长期饮用或变成常态,肯定会影响健康。

新的糖尿病防治实施方案,限制或者禁止校园内销售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是非常正确的。

也建议家长们多注意,帮助孩子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保障孩子的健康。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一型糖尿病群体分享糖尿病技术和资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糖尿病技术和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