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春日田野上的“劳动课”,留守儿童笑欢颜

发布时间:2025-03-21 16:27  浏览量:6

衡阳新闻网讯通讯员石雯胡瑶瑶李柏香报道3月20日,正值春分,衡南县泉湖联合学校回龙小学将劳动实践与留守儿童关爱相结合,师生一同走进户外、拥抱春日,开启“寻春味·润童心”主题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包含班会课、识野菜、采春味等环节。课堂上,回龙小学李莎老师以“春分”节气为引,讲解了春分习俗、农耕文化以及野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知识。并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引导孩子们认识荠菜、蒲公英、马齿苋等常见野菜,学会辨别野菜与杂草的区别。“以前只觉得野菜是野草,现在才知道它们浑身是宝!”六年级学生符文静兴奋地说道。

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学生们满心欢喜地前往学校附近的田野,开始了挖野菜的体验。他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辨

别、找寻野菜。每当发现一株野菜,都会兴奋地呼唤同伴前来分享。此外,在“煮菜”劳动环节,学生们将亲手摘得野菜化为“舌尖上的春味”,感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感。

此次春分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知节气文化、学习劳动技能,更在协作与分享中培养了感恩自然的意识。活动中,学校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通过“亲情视频连线”,架起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的情感桥梁。

“看到视频里芸熙开心地给我展示她和同学做的菜,小脸上全是骄傲,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六年级学生许芸熙妈妈通过视频连线哽咽道。“非常感谢学校经常组织各项活动,从前总低头不说话的小姑娘,现在会对着镜头给我讲蒲公英的功效,分享学校的趣事,这些改变让我们在外打工也心里踏实多了……”

“教育不只在课本里,还在田野间、灶台旁!”该校负责人张若囡表示,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心灵抚慰——当他们亲手将野菜变成美食,当灶台边的欢声笑语驱散孤独感,乡土就成了最温暖的育人课堂。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挖掘传统节气与地域资源,引导留守儿童在乡土文化浸润中成长,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