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澳大利亚专家:母亲塑料吃多了!
发布时间:2024-09-07 04:07 浏览量:1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们总是以为,一个人如果自闭,大概是受了某种伤害,不愿再与人来往。
然而,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自闭,可能不止心理问题,还与我们接触到的塑料有关。
2024年8月7日,一群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十年之久的成果。
为什么一项研究要这么长时间才有结果,原来他们所研究的,是600名婴儿从出生,一直到长到11岁的身体变化。
研究的对象不光是这群孩子,还有包括他们的母亲。
研究人员收集到孩子母亲的尿液样本,对其进行一一检测,经过比较,得出一个结论:
只要是尿液中含有一种叫BPA物质的母亲,她的孩子,大概到2岁的时候就能看出自闭症倾向,到了11岁,他们有高于正常人6倍的几率,被确诊出自闭症。
此外,研究团队还利用几只小鼠做实验,试图找出BPA与自闭症的关系。
研究人员显示制造一个充满BPA的环境,然后将小鼠放入,观察它们的反应。
受到影响的小鼠,不再像往常那般活泼,反而是不停地梳理自己的毛发,或进行其他重复行为,社交行为反而减少。
这一点,就比较类似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闭症。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受BPA影响,小鼠的大脑的杏仁核区域会出现变化,这一变化区域,正是影响小鼠社交的主区,这或许就是症结所在。
最终,研究人员从这些实验小鼠身上得出结论,BPA能够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改变雌性激素产生,改变了大脑神经元的生长方式,使得小鼠情绪焦躁,不愿意社交。
只是,这种从小鼠身上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套用到人类身上,因为人与鼠的行为有差异,并且这些小鼠所吸收的BPA,已经高出人类体内数倍,很难用于衡量人类。
即便人数有别,但有一点能肯定,BPA跟自闭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这里提到的BPA究竟是什么呢?
BPA其实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双酚A”,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我们日常很常见。
比如用来装水或饮料的瓶子,吸管杯等,都可能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而成,而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就是BPA。
BPA材料的塑料有耐磨性强,透明度高的优点,常被厂家用来制作盛装液体的瓶子,这样能对里面装的东西一目了然。
除了饮料瓶,儿童的奶嘴瓶可能也是BPA材料,能看到里面,冲泡奶粉更容易把握剂量,但是这些BPA,却会对婴儿造成影响。
此外,食物罐头的内侧涂上的那层环氧树脂,也有可能含有BPA。
除了塑料制品,自然中也有BPA存在,曾经有美国人在地表水中,就检测到BPA的存在。
不过,BPA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物质,它的半衰期是4.5-15天,过了这个时间就会降解。
尽管BPA随处可见,但也不必过于担心,这种材料只有大量存在婴儿身上才起作用,加强防范就好,如今市面上也已看不到BPA材料的奶瓶,大可放心。
至于BPA材料是否会让成年人也自闭,目前没有定论,至少现实中并无案例。
另一项研究有关塑料与自闭症的联系,其实我国专家早就研究过,只不过研究对象不是塑料里的BPA,而是塑料颗粒。
2022年7月18日,华中农业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将怀有身孕的老鼠,暴露在富含不同塑料微粒的环境中,研究这些微粒,会对它腹中胎儿造成怎样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再检测,这些看不见的微米以及纳米塑料颗粒,已经进入了怀孕母鼠的消化道、子宫以及胎盘内,还未出世的小老鼠,早早与塑料来了亲密接触。
这其中,体积更小的纳米塑料能够进一步深入,直接钻进了小鼠的丘脑内,在这里不断堆积,体积较大的微米塑料,无法进入,只能留守外面。
但因为微米塑料的存在,使得纳米塑料堆积得更多,所以微米塑料并不无辜,它也是影响胎儿的“帮凶”。
这些塑料颗粒在胎儿丘脑堆积后,会引起氧损伤,导致丘脑谷氨酸脱羧酶2下降,丘脑GABA能神经元损坏,进而导致额叶皮质和杏仁核GABA递质释放减少。
最终,这些新生的小鼠举止变得异常,他们不喜欢社交,总是待在角落重复一件事,保持着一种焦躁的状态。
这就是看不见的塑料微粒,将一个乐观开朗的小鼠,变得自闭焦虑的整个过程。
可怕的是,塑料已经成为我们必需品,很难摆脱掉,这些微纳塑料,总是神不知鬼不觉进入我们身体。
2018年,有科学家对人类粪便进行检测,首次在其中发现了微纳塑料,种类有9种,大小在50到500微米不等。
2019年,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人类对微塑料的消费》,对我们摄入的塑料做出估计,每年吃进去的微纳塑料,大概是3.9万-5.2万粒,加上呼吸吸入的量,总共7.4万-12.1万粒。
其中,瓶装水是最容易摄入塑料微粒的,今年年初,美国科学家在《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一篇研究,他们发现,1升瓶装水里,至少含有24万微纳塑料颗粒。
据估计,如果一个人常年喝瓶装水,那么一年将会摄入21.1万粒微纳塑料颗粒。
这些塑料颗粒进入人体,是否会让人也变得自闭,目前还没有定论。
同样的,以上的实验只是在小鼠身上应验,并不能套用在人身上,而且小鼠吸入的微纳塑料数量,已经远超人体含量。
只是,目前还没有吸塑料微粒过量,导致自闭的人。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塑料是种无法降解的物质,在体内堆积多了,会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如何预防对于这些看不见的塑料颗粒,我们能做的是将水烧开再喝,水烧开后,里面的塑料颗粒会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最后沉淀在壶底。
其次是不要用塑料杯装开水,高温的水会激发出更多塑料颗粒,尽量避免使用塑料砧板,炒菜用的不粘锅,如果表面破损要及时更换,因为上面的涂层也是一种合成塑料。
对于塑料里的BPA,在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还没发表,它们还没跟自闭症扯上关系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它要毒,只是毒性强弱没有统一说法。
加拿大最先秉承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的原则,直接将标为有毒化学品,在2008年下发规定,禁止在奶瓶里加BPA。
我国在2011年也做出规定,在制作婴儿奶瓶时,一律不得使用BPA,否则严惩不贷。
光是管住婴儿的奶瓶,显然是不够的,从澳大利亚的这项研究来看,婴儿体内的BPA,还有可能是从母亲身体里带去的。
所以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还得从自身开始。
其中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嘴,虽然BPA不是食品添加剂,在食物里不可能直接吃到,但装食物的容器,就得小心。
比如前面提到的罐头,这种罐头里面的有含BPA的涂层,这种涂层是为了防止金属腐蚀。
这种涂层经过酸性食物的激发,容易逃逸出来,钻到食物里。所以我们在选罐头食品时,尽量避开酸性的罐头食物。
其次,我们平时使用的塑料餐具,一定要看清上面的标签,看看是否属于聚碳酸酯材质制造。
这种材质的餐具,就可能含有BPA,这种餐具装冷食还好,如果用装滚烫的食物,里面的BPA就会被高温激发出来,钻进食物里。
除了塑料制品防范,大自然里的BPA,也要多加小心。
只是,这一点不是靠个人就能做到的,如今的地球,早已被塑料所攻占,即便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地区,也有科学家在新雪中发现微塑料,在土壤里发现塑料碎片。
在地表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人们也发现了塑料的存在。
减少大自然中的塑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国目前正在推广以竹代塑,竹子经过处理,也能达到塑料的要求,这或许是一种解法。
不过,材料是无心的,这个世界怎样发展,只掌握在人的手里,如何用好手里的材料,减少对地球的污染,这是每个人都要反思的问题。
信息来源:
《研究:微塑料或促发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2-07-21
《新研究:日常接触的这种化学物质,或是自闭症诱因》北京北大医疗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4-08-20
《华中农大团队发现塑料降解颗粒或为人类精神疾病潜在发病原因》华中农业大学 2022年07月18日
- 上一篇:各种材质的被子到底能不能被压缩呢?
- 下一篇:儿童智能电话手表哪个牌子好,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