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青少年成长,最诚恳建议的书

发布时间:2024-10-17 19:31  浏览量:12

写在前面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中国很多家长都有说过。

我们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模仿那些孩子,到头来反而无形中增加了父母和孩子的双向焦虑。

那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如何去看懂成长这本独一无二的书?

至少,读完《雨,阳光,海那边》之后,让我对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有了些不一样的启发。

《雨,阳光,海那边》

这是我读过有关一位优秀的少年成长历程的最真实最诚恳的一本书。

这本看似普通的“作文集”或许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直接揭示深刻的教育理念,但贵在真实,因为它是一本由少年儿童自己亲口向父母、向学校、向社会的成长诉说,犹如亲切的对话,毫无顾忌,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所遇所想记录了整个童年少年阶段的成长。

下一代的成长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部分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少年时期是怎样度过的?

在这本“普通”的作文集中我们似乎可以知道不普通的答案。

作者是20多年前我所在城市的中考状元,当年获得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奖学金,先后赴南洋女中、华中初院、华盛顿李大学求学。

在书中,当年还是同学少年的作者展现了自己在国内读四年级到去新加坡读高一时的学习、生活感悟和海外求学历程,有随笔,有书信,我看到的,是这位优秀的学子从国内小学到国外高中的不同成长经历。

这在今天看来,这份经历堪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们可以读出家庭对培养下一代的影响,学校这个小社会对下一代成长的影响,下一代自身的觉悟。这本书不仅适合家长朋友读,也适合青少年自己看。

用心读好“孩子”这部著作不简单

首先,从作者的家庭教育说开去。

应当说作者的家庭环境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非常不错的,父母在政府部门任职,从小就重视教育,并且舍得花时间。

但作者当时的小学并非本地的知名学区,只是在我市一座普通的学校,且在作者小学的回忆作文集中,我并未读到有关课外培训班的内容。

也许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彼时学区房和培训班的概念还未兴起,教育还没有卷到今天这种程度。

但我不认为,当时作者的父母在这方面缺少经济实力或缺少想法。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从不强迫我学这学那,一切顺其自然,于是我的爱好变得极其广泛。”

“父母给我的自由和信任,从小就感激不尽,他们像老师,严厉而不专制;而他们更像朋友,总是那么兴致勃勃地听我诉说学校里的故事。”

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就是父母在教育阶段的介入关键不在于提供多名贵的学区房和各种培训班,而在于言传身教

作者父母的出色之处在于他们会用心读好“孩子”这部著作,他们会关心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保持积极的沟通(口头、书信、网络),而不是一股脑地去施加家长本自己想法。

如此好的学习成绩却并不是依靠学区和天价一对一补习就能获得的。

现如今,我们在选择课外辅导班的时候总是习惯跟风“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学什么我的娃也要学什么,或者过于注重目的性强的学科类培训,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兴趣和想法。

咱们现在的家长或许在物质层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但孩子本来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所在的学校有多出色,住的房子有多豪华,参加的培训班有多高档,而是我的每一次成长道路上的开心或辛苦,进步或挫败都能有父母的参与、父母的关心。

作者的父母虽然也是工作繁忙,但他们总是义无反顾的挤出时间去给孩子写信,去关注孩子每个成长的关键节点。

这种家长陪伴式的关心可以真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与她(他)坚定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冰冷的金钱物质上的“陪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放心大胆地与父母交流,无话不谈,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双向奔赴。

好的学校是不会让孩子太“舒服”的

学校应当是成长的引导者,而不是替代者。

作者在本书中描绘的国内学校篇章并不多,但寥寥几篇却展示了国内学校的理念,和如今一样,爱国主义色彩、尊师重教的传统、应试成绩至上这些和如今并无太大不同,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素质教育开展的早期阶段一直发展到现在似乎并无本质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国内学校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还是有限,这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新加坡的学校教育。

有个细节,新加坡虽然地方和人口不大,却拥有数量足够多的图书馆,这为建立优秀的教育氛围打下了基础。在新加坡的中学名校就读压力也不小,也会有一学期多次等级考试,也会面临考前“训话和加压”,并且相对国内中学的学科类目更杂。

学生不光要面对各科测验,还要应对各种校内活动,比如理事会竞选、班际辩论赛、生活营、各种晚会、兴趣组队等等,春节活动也是由学生自己参与布置,宿舍也会搞许多例如服装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

新加坡的教学并不只是让你学会考试拿高分,而是同时在中学时代就培养你的社会人格,是一种学习社交两不误的培养模式。这在国内以高考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下是看不到这些事物的。

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更接近于大学,上课方式很有意思:

一种是在讲堂里听老师讲,一种是一边做题目一边可以问老师请老师讲解,甚至没有固定的教室。它的课程主题也很开放,比如一门类似英文阅读与写作的课程,涉及内容很全面,政治、经济、历史、日常生活都在内,给出的作文题范围也很广,毫不避讳诸如“你认为世界和平可实现嘛?”“现代社会取得成功的两大技能是什么?”这种在国内压根看不到的作文命题。

比较之下,新加坡中学和国内同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大大不同的,它更重视全面综合的社会通识教育,它虽然会给你提供诸如很多丰富多彩的教育便利(奖学金、教育设施、活动赞助等),给予你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也会用监管、法制等与生俱来的国家特性“逼”着你为自己负责。

这点在作者《毕业典礼》一文中可以印证:

“我们的成绩、行为表现等都在教育部的监视之下,有没有奖学金全由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全由自己负责。如果是在国内,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虽然同样要学习好、品德好,但不会有这种沉重的‘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而且总有爸爸妈妈当靠山靠着。但现在是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爸爸妈妈虽然更加关心,却也帮不上什么忙。”

由此可见,国外名校的学习生活一定是比在国内会遇到更多挑战,好学校是不会让你“舒服”的,等到了一定阶段,父母就可能帮不了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成长中有所体悟。

内驱力也有“二象性”

因此,我把自身的感悟和内驱力作为最后一个关键点来说。

父母家庭的影响建立了成长秉性的基础、学校引导成长进入既定的轨道、社会环境的熏陶更显成长的自我韧性,但这一切最终还得看自身吸收了多少,是否能产生成长内驱力。

产生内在驱动的原因很多。

幼时开放自由的家庭教育理念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感兴趣的方向,如果引导得好,孩子就可以自我驱动向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进;社会施加的干预一般无法控制,因为环境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特质,积极的,消极的,听说的,亲历的,身边的,遥远的,种种信息都有可能接收到,都有可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好的或者坏的驱动力。

学校在驱动力方面的表现也具有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学校总是正向的,好的老师会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孜孜不倦,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但学校也是个大染缸,尤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施加的影响已不局限于成绩这么简单,竞争、攀比、面子、人情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学校的事物也在悄悄影响孩子的成长。

所以我认为,我们今天谈论内驱力,应同时认识到内驱力正向和负向的二象性

我们要让孩子具备的内驱力应当是一种正向、个性的,从陪伴式的家庭教育中萌生,在社会的砥砺和学校的浇灌下渐趋完善,自发地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哪,并清楚地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经历哪些,并愿意为之付出长期的坚定努力。

在此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承认就不知天高地厚,更不会因一两个人的不承认而放弃对未来的设计、对理想的追求”,这才是我们如今要培养的成长内驱力。

大海这头的雨是温柔的,阳光是灿烂的,而海那边充满机遇与挑战。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背景,作者描绘了童年的遐想、少年的追求、步入青年的奋发,从自身的视角去描绘成长这本独一无二的著作,让我们重新审视这跨越20年的成长教育命题。

或许作者的成长经历不具普适性,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与今天稍有不同,但影响下一代成长的基本因素是相同的,给予我们在读懂孩子成长这本书方面的启示是相通的。

在成长的历程中,从家庭,到社会,到学校,到自我,这多个维度环环相扣,因果相承。

在有限的家庭教育资源环境里,不去强加,而去陪伴,在变与不变的社会学校境遇里,不做过多干预,积极引导,孩子本身才会慢慢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习观,产生正向的内驱力,去分辨,去坚持,学会自我成长。

正如通识思维,从幼年开始,让父母与孩子一起陪伴学习,从小建立更开阔的认知框架,培育孩子向上内驱力的萌芽,自我茁壮成长。

现在,仅需1元,不妨让我们体验一下通识思维成长营,相信会有更多启发!

作者 | 7页

江南90后,服务于某智能制造工厂媒介部的上班族,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出身教师之家,对教育和科技偶有所思,遂邀大家一同探讨。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