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难题,背后隐藏着体育人最稀缺的就业机会
发布时间:2024-07-23 15:02 浏览量: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忽视体育锻炼导致的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却日益凸显,“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现象令人担忧。
近日,来自东北某市中学生运动会的数据引发舆论关注,女子800米纪录40年未被打破,女子100米、男子110米栏纪录也分别保持了38年和36年;
无独有偶,前不久的征兵体检中,湖北某市逾55%的年轻人身体不达标;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逾七成,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一群群栽在体能关的青少年们,是一声声不断拉响的警报:中国孩子面临体质危机!每当开学之际,少不了这样的报道:升国旗时又晕倒几个,军训时又趴下多大一片。
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与2000年相比,现在的孩子长得更高了、更重了,但跑得更慢了、跳得更近了、力量更小了、耐力更差了。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
究其根本,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状况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不想锻炼、不愿锻炼、不敢锻炼是导致青少年体能下滑的三大原因。
现如今,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玩游戏成为不少青少年的首选,游戏变成“电子鸦片”,孩子们对体育锻炼“不感冒”甚至敬而远之就不难理解了。
于是,在锻炼身体的问题上,“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的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一种奇观。
然而体育是一项“童子功”,是有敏感期的。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速度、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发展的敏感期,错过这个时期,很多孩子极有可能要用一生来承受体质孱弱的恶果。
为了不让孩子变成新一代的“东亚病夫”,作为长辈在教育下一代时必须要对体育重视起来,不仅思想上要改变,行动上也要有所表示,所以赶紧让“祖国的未来”操练起来吧!
然而,青少年时期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所以带孩子训练不能盲目单纯的加量,为人父母了解孩子体能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能够更好的对体能进行提高和发展,而科学了解青少年阶段体能特点,要从身体特征以及阶段原则来入手:
青少年身体特征
肌肉特点:
肌肉特点:
在青少年阶段中,学生的身体成分具有着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偏少的特点,这将直接表现为青少年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耐力差的情况。
同时,学生自身糖原和肌红蛋白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数量也较少,使其呈现出收缩机能较弱的特点,并且这种特征在其年龄小时最为明显。
对此,就需要我们在对其训练的过程中避免高强度、长时间的练习,而以提高灵敏、柔韧以及全身素质发展的训练方式为宜。
呼吸系统特点:
呼吸系统特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其所具有的呼吸器官也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无论是肺活量还是呼吸道宽度都较小,会使青少年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呼吸能力有限的情况。
而正是这种呼吸深度差的特点,使青少年运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的方式来保持运动,故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往往会出现疲劳。
同时,性别的不同也会对其所具有的呼吸能力产生影响,对于女生来说,其无论是无氧还是有氧能力相对男生来说都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动发展。
神经系统特点:
神经系统特点: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其神经细胞的能力相对来说还较差,且具有着容易疲劳以及不稳定的情况。
同时,由于青少年的神经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代谢迅速,因此,疲劳消除较快,训练时各中枢和各器官的机能都易被动员和启动。
根据这种特点,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训练的短、频,切忌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
青少年不同训练阶段
在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发展过程中,每个发展阶段有相应的特点和训练原则。
每一发展阶段大致符合其典型的年龄范围。重要的是要了解训练计划必须与孩子的各个阶段相符,而不是与年龄顺序,因为个体的需要和要求存在差异。
第一阶段:基础体能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体能训练阶段
基础体能训练阶段(6-10岁)
处于基础体能训练阶段的儿童青少年适合注重趣味性的低强度运动计划。
训练原则:
引入多种运动技能(跑、跳、投、追逐、平衡和翻滚等),强调运动能力的多边发展。培养孩子的自律与坚韧。促进柔韧、协调、平衡能力的发展。以低强度的趣味性运动为中心。运动计划设计把握好游戏和训练时间的安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最大化的参与游戏和训练。
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最大化的参与游戏和训练。
第二阶段:运动形成训练阶段
第二阶段:运动形成训练阶段
运动形成阶段(11-14岁)
运动的形成阶段,可以适当的增加训练的强度。
训练原则:
设计的训练中,引入运动的技术和战术练习,并加强技能的发展。帮助孩子改进启蒙阶段掌握的基础技能,并由简易到复杂,学习新的技能。提高每个孩子参与更加具有挑战性练习的机会。强调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的提高。发展孩子的一般力量。持续发展有氧耐力,引入适当的无氧训练。第三阶段:专项体能训练阶段
专项化阶段(15-18岁)
与早期阶段相比,专项化阶段的孩子能够忍受更大的训练和竞赛强度。
训练原则:
严密监控孩子在该阶段的进步情况。教练员认为孩子需要在特定技能或占优势运动能力上多更多练习时,可以建议运动员每周多练习额外的数小时。检查特定项目占优势运动能力的逐步发展。例如:爆发力、有氧能力、特殊协调性和动态伸展性。增加专项练习的训练量促进运动表现的提高。尽管训练量必须持续增加,但训练强度必须比训练量增加得更快。加强孩子心理和精神修养。
加强孩子心理和精神修养。
稀缺又吸金的专业体能教练
在现实生活中,眼下很多家长都是从“应试教育”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体育这门课是自己既不会教也不会练,再加上平时工作忙,很难抽出成块的空余时间来和孩子进行亲子运动。
再加上学校体育老师一节课往往都要面对50个孩子,体育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父母只能寄希望于校外体育培训班,这也就催生出了专业青少年体能教练新的岗位就业缺口。
由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专业的青少年体能教练员正在成为体育培训行业最热门的高薪岗位之一。目前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一位专业体适能教练的基本收入可以达到5000-8000元/月,如果算上提成的话最多可高至10000-15000元/月,在行业内是无可争议的高收入群体。
除了专业教练岗位自身的“吸金”特质,整个青少年体能训练行业目前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潜力: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人口有2.5亿人。相较于英语培训渗透率81%、数学培训渗透率47%、语文培训渗透率22%、早教渗透率20%,儿童体能训练行业渗透率仅为1%,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你也想来分一杯“羹”吗?
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学校可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非学科类人员(体育类)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定期发布白名单、黑名单,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迎来规范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个证书。中小学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应因地制宜将体育场地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可组织学校体育社团或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
体育总局青少司编制完成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公告》提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学习完全部线上课程并通过考核以后
将可以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官方认证的证书资质
国内唯一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官方证书
国内唯一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国家级培训
持证上岗的不二之选
专业名师授课
更加深入的理论
更加实用的知识
高效助推专业教练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领取助学礼包、报名咨询(团报)、合作、开发票、公务卡、进入官方考试学习交流群,- 3118 - 3213
生态研究
燕行说道
媒界评论
体教前沿
生态瞭望
燕行书屋
健身家园
政策公告
生态融合
燕行视角
国学经典
国体认证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